春光酣百六,景物逗吟凭。
园内此堂古,祖恩皇考承。
翘心思好德,圣意示含弘。
竹埭琳琅峙,兰池绮縠澄。
对时常契会,肯构敢云能。
敛锡遵前训,钦哉勖继绳。
春光酣百六,景物逗吟凭。
园内此堂古,祖恩皇考承。
翘心思好德,圣意示含弘。
竹埭琳琅峙,兰池绮縠澄。
对时常契会,肯构敢云能。
敛锡遵前训,钦哉勖继绳。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所作的《五福堂六韵》,以“五福”为主题,即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体现了帝王对于福泽的追求与祝愿。
首句“春光酣百六,景物逗吟凭”,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借此抒发内心的感慨与创作的灵感。接下来,“园内此堂古,祖恩皇考承”,点明地点为五福堂,表达对先祖恩德的承继与敬仰。
“翘心思好德,圣意示含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品德的向往和对圣人智慧的理解与推崇。“竹埭琳琅峙,兰池绮縠澄”,运用自然景观的描绘,象征着高洁与清雅,同时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纯净与高远。
“对时常契会,肯构敢云能”,表明诗人与自然、与内心世界的和谐共鸣,以及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与肯定。“敛锡遵前训,钦哉勖继绳”,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遵循先辈教诲,不断努力,传承并发扬光大家族与国家的美德与事业的决心与信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先祖恩德的铭记、对高尚品德的追求以及对家族与国家责任的担当,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我生亦偶然,汝死何草草。
槛车忆初来,面凹露双肘。
既被冰雪侵,况复遭群侮。
有口难告人,束身守空窭。
汝书犹在眼,汝颜不复睹。
吁嗟骨似柴,安能厌豹虎。
四海尽秦坑,诗书同一炬。
二月金鸡飞,恨汝不得偶。
挥泪约同人,携灰反旧土。
兹愿又已乖,总入山鬼簿。
后先理亦齐,不如早还故。
地上莫能容,地下可相许。
苍苍久不闻,休向帝庭语。
吁嗟复吁嗟,万里馀妻女。
春闺梦或逢,肯道寒边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