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官何补时艰,虚掷居诸,于兹十载;
中国举行宪政,维新气象,似此初春。
冷官何补时艰,虚掷居诸,于兹十载;
中国举行宪政,维新气象,似此初春。
这首诗以对联的形式,巧妙地将个人的感慨与国家的变革相融合,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和时代精神。
上联“冷官何补时艰,虚掷居诸,于兹十载”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在官场中无所作为的自责与反思。"冷官"暗示了职位的冷落与不被重视,"何补时艰"则直指其未能为国家解决困难作出贡献,"虚掷居诸"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个人成就的缺失,"于兹十载"明确指出这种状态已经持续十年之久。整句透露出一种深深的遗憾与自我批判。
下联“中国举行宪政,维新气象,似此初春”则转向了对国家改革与进步的期待与赞美。"中国举行宪政"表明了国家正在进行政治体制的革新,"维新气象"描绘了改革后带来的新风貌与活力,"似此初春"以春天的生机比喻改革初期的希望与生机勃勃的状态。这不仅是对现实情况的正面评价,也寄寓了作者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对联通过对比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既体现了作者对自身价值实现的反思,也表达了对国家变革与发展的乐观态度。它不仅是一幅历史的镜像,也是对个人与社会关系深刻思考的体现。
浮烟冷雨,今日还重九。
秋去又秋来,但黄花、年年如旧。
平台戏马,无处问英雄;
茅舍底,竹篱东,伫立时搔首。客来何有?
草草三杯酒。一醉万缘空,莫贪伊、金印如斗。
病翁老矣,谁共赋归来?
芟垄麦,网溪鱼,未落他人后。
传君昨夜怅然悲,独坐新斋木落时。
逸气旧来凌燕雀,高才何得混妍媸。
迹留黄绶人多叹,心在青云世莫知。
不是鬼神无正直,从来州县有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