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类于鱼,其心好蠹书。
居常游箧笥,未始在江湖。
为害千般有,言烹一物无。
年年当盛夏,㬠了却如初。
形状类于鱼,其心好蠹书。
居常游箧笥,未始在江湖。
为害千般有,言烹一物无。
年年当盛夏,㬠了却如初。
这首诗名为《蠹书鱼》,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诗中以"形状类于鱼"起笔,形象地描绘了一种书籍蛀虫,它外表像鱼,但实际上对书本有着极大的破坏力。"其心好蠹书",通过拟人手法,表达了这种虫子对书籍的偏好和危害。它常常藏匿于书箱之中,而非在江河湖海中生活,暗示了它的生活环境与书籍紧密相连。
接下来的诗句"为害千般有,言烹一物无",进一步强调了蠹书鱼的危害之多,尽管人们可能会想到用烹饪的方式来消灭它,但诗人却说从未听说有人真的这样做。最后两句"年年当盛夏,㬠了却如初",寓意这种虫害无论经历多少个夏天,只要书籍不除,它就会年复一年地重现,始终无法根治。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借蠹书鱼的形象,揭示了书籍保护的重要性,也暗含了对知识文化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