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宵应制二首·其二》
《元宵应制二首·其二》全文
明 / 吴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玉宇璚楼入望赊,五云长护帝王家。

鱼龙出没灯前戏,桃李芬菲火底花。

凤吹声低风力细,云和奏罢月轮斜。

儿童未识升平象,笑指祥光作晓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佳节的繁华景象与祥瑞之气。首句“玉宇琼楼入望赊”,以“玉宇琼楼”象征皇宫的华美,而“入望赊”则暗示了远处的美景,营造了一种既遥远又令人向往的氛围。接着,“五云长护帝王家”一句,运用了神话中的五彩祥云来衬托皇家的尊贵与神圣。

“鱼龙出没灯前戏,桃李芬菲火底花”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元宵节的热闹场景。鱼龙舞动于灯火之下,仿佛在嬉戏;而桃李在火光映照下,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形成一幅绚烂多彩的画面。这里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描绘节日的盛况,表达了对盛世的赞美。

“凤吹声低风力细,云和奏罢月轮斜”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气氛。轻柔的凤鸣与细腻的风力交织在一起,仿佛是天籁之音;而当云和乐曲演奏完毕,月亮已经偏斜,时间悄然流逝,更增添了节日的浪漫与温馨。

最后,“儿童未识升平象,笑指祥光作晓霞”两句,通过儿童的视角,展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直观感受。他们或许还不完全理解盛世的含义,但看到的祥光却如同朝霞一般,预示着未来的希望与光明。整首诗通过对元宵节盛况的描绘,以及对儿童纯真情感的捕捉,传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吴俨
朝代:明

吴俨(1457-1519),字克温,号宁庵,南直隶宜兴县人(今江苏宜兴)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正德二年(1507),忤刘瑾被夺职。刘瑾败,吴俨复官历礼部左、右侍郎。正德十一年,进南京礼部尚书。正德十三年,吴俨率大臣上疏谏阻武宗北游宣府、大同。正德十四年五月初十日卒于位,年六十三,赠太子少保,谥文肃。有《吴文肃公摘稿》。
猜你喜欢

螳螂簪

螵蛸枝上化薰风,飞掠诗翁短帽中。

鬓雪冷侵霜斧落,发云寒压翠裳空。

为裁象齿形如在,试插蝉冠气尚雄。

开卷寻行烦一指,不须当辙怒庄公。

(0)

赵仲穆画

王孙画思凌紫青,千峰削出秋冥冥。

丹台疑通玉京路,飞瀑上溅银河星。

抱琴随马风泠泠,定知不是王门伶。

山空水流木叶落,曲终正不求人听。

溪流明灭夕阳晚,似有樵唱来岩坰。

王孙归卧鸥波亭,钧天清都梦始醒。

浮云变灭不挂眼,盘石溪边且濯缨。

(0)

六月八日

世事今如此,吾生可奈何。

海东仍盗贼,颍上复干戈。

苦雨朝逾急,阴风夜转多。

白头无寸策,对酒独悲歌。

(0)

哭静闻禅侣·其五

鹤影萍踪总莫凭,浮生谁为證三生。

护经白刃身俱赘,守律清流唾不轻。

一篑难将馀骨补,半涂空托寸心盟。

别时已恐无时见,几度临行未肯行。

(0)

寄苏伯夔

自笑今吾即故吾,烦君问讯近何如?

冯唐易老双蓬鬓,殷浩难投一纸书。

天北风高鹏翼健,江南水阔雁音疏。

他时若遇王摩诘,肯道南山有敝庐。

(0)

次韵游溪南野寺

萧然野寺惬清游,禅老诗人总素流。

迎客却从云外入,烹茶少为竹间留。

庭空古桂疏疏雨,池净青莲淡淡秋。

欲效渊明同结社,远公还许再来否。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