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钩新月凉如许。娟娟飞上梧桐树。客思怕惊秋。
箫声何处楼。筛风浑不定。络纬鸣金井。
和露凭阑干。夜深么凤寒。
一钩新月凉如许。娟娟飞上梧桐树。客思怕惊秋。
箫声何处楼。筛风浑不定。络纬鸣金井。
和露凭阑干。夜深么凤寒。
这首清代词人吴茝的《菩萨蛮·桐月》描绘了一幅秋夜静谧的画面。"一钩新月凉如许",开篇即以新月的冷清为基调,勾勒出夜晚的清凉氛围。"娟娟飞上梧桐树",通过新月轻盈地攀上梧桐,暗示了诗人孤独无依的情感,梧桐也常被用来寄托离愁别绪。
"客思怕惊秋",进一步表达了游子在外,敏感于季节更替带来的乡愁。"箫声何处楼"则以悠扬的箫声作为背景,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未知远方的遐想。"筛风浑不定",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增添了夜晚的寂静与不安。
"络纬鸣金井",络纬(纺织娘)的叫声穿透夜空,仿佛在报时,也象征着时光流逝,让人心生哀愁。"和露凭阑干",诗人独自倚栏,任凭露水沾湿衣裳,形象地表现出他的孤寂和凝望远方的深情。
最后两句"夜深么凤寒","么凤"可能指的是凤凰,这里借指诗人自己,以寒冷的秋夜烘托内心的凄凉,寓言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寂与无奈。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秋月夜的景象,寄寓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天地绵绵寄一水,上有浮羽下累块。
时时出溢不自持,或濛或霔初有底。
人间妄见得雨名,穴居那解知其际。
既久天地如卵毈,漏下涌上潜相继。
日鸡月蟾喜潴污,力敛光明悭不费。
兹复何时霖未休,万牛高木同茅刈。
朽屋攲倾嗟莫支,好逐苴浮连一穗。
何处红药媚芳妍,但见土花争点翠。
被湿出门意憀慄,刺舟庭下却车骑。
茫然谁与散此愁,文定诸孙森葆翳。
青青稚齿口鼻哽,滂沱苦语天工弃。
赵生十四识嵇康,谅知前言非我戏。
金樽玉酒,佳味名仙桧。
恐是九龙泉,堪一饮、霜毛却翠。
何须说此,只但饮陶陶,灯光底,百花春,自是仙家地。
星郎早贵,惯见风流事。
留我不须归,倒尊空、烛堆红泪。
飞凫令尹,才调更翩翩,休吊古,枉伤神,有兴来同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