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帆晴破白云围,遥指南江澹翠微。
吴越春秋饶霸迹,会稽山水有清晖。
卧薪乌喙旋成业,浮海鸱夷竟不归。
文采风流至今在,柯亭兰渚辨依稀。
孤帆晴破白云围,遥指南江澹翠微。
吴越春秋饶霸迹,会稽山水有清晖。
卧薪乌喙旋成业,浮海鸱夷竟不归。
文采风流至今在,柯亭兰渚辨依稀。
这首清代诗人戴敦元的《江行望会稽诸山》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历史韵味的画面。首句“孤帆晴破白云围”,以孤帆的形象,暗示了诗人在江上航行,晴空万里中,孤帆冲破云层,显得孤独而坚韧,也展现出江面的开阔与天空的高远。
“遥指南江澹翠微”进一步描绘了江水的碧绿和远方山色的轻淡,给人以宁静淡雅之感。“吴越春秋饶霸迹”,点出此地丰富的历史底蕴,会稽山作为古代吴越之地,曾是英雄豪杰辈出的地方。
“会稽山水有清晖”强调了山水间的清幽之气,暗示着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怀旧之情。“卧薪乌喙旋成业,浮海鸱夷竟不归”通过典故,表达了对那些曾经漂泊海上、追求功业的人们的感慨,既有对他们的敬仰,也有对他们命运的深沉思考。
最后两句“文采风流至今在,柯亭兰渚辨依稀”总结全诗,赞美了会稽山水间流传的文化风流,虽然历经岁月,但依然能从柯亭兰渚等景致中隐约感受到往昔的辉煌。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自然的深深热爱与敬畏。
禅家何物赠分襟,只有天台杖一寻。
拄去客归青洛远,采来僧入白云深。
游山曾把探龙穴,出世期将指佛心。
此日江边赠君后,却携筇杖向东林。
愤愤呕谗书,无人诵子虚。
伤心天祐末,搔首懿宗初。
海树青丛短,湖山翠点疏。
秋涛看足否,罗刹石边居。
由来喧滑境,难驻寂寥踪。
逼夏摇孤锡,离城入乱峰。
云门应近寺,石路或穿松。
知在栖禅外,题诗寄北宗。
西峰大雪开,万叠向空堆。
客贵犹寻去,僧高肯不来。
潭澄猿觑月,窦冷鹿眠苔。
公子将才子,联题兴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