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雨闻檐滴,南天未有冰。
月开梅下地,风定草堂灯。
浅酌犹烦主,深宵况得朋。
预知吟兴罢,书贵剡溪藤。
过雨闻檐滴,南天未有冰。
月开梅下地,风定草堂灯。
浅酌犹烦主,深宵况得朋。
预知吟兴罢,书贵剡溪藤。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夜晚在梁药亭六莹堂中的静谧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处时的思绪与情感。
首联“过雨闻檐滴,南天未有冰”,以雨后檐滴的声音和南方尚未结冰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环境的宁静。
颔联“月开梅下地,风定草堂灯”,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景色。月光洒在梅花之下,照亮了大地,而风停之后,草堂内的灯光显得格外宁静,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安详之中。
颈联“浅酌犹烦主,深宵况得朋”,表达了诗人独自饮酒的情景。虽然只有自己一人,但诗人并未感到孤独,反而在深夜中找到了朋友般的宁静与满足,体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与自足。
尾联“预知吟兴罢,书贵剡溪藤”,则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他预感自己将结束这次吟咏,但对书写和文学创作的珍视,如同珍视剡溪藤一般,表现了他对文字艺术的深情与执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展现了明末清初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充满了诗意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