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蒋封州三径堂堂本在丹阳后避地四明再创》
《寄题蒋封州三径堂堂本在丹阳后避地四明再创》全文
宋 / 林季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三径开从蒋兖州,至今孙子亦风流。

钩帘虽对鄮山月,闻笛应悲京口秋。

往事漫劳书咄咄,馀生只合赋休休。

问君办得蓑衣否,便好相随上钓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ǎngfēngzhōusānjìngtángtángběnzàidānyánghòumíngzàichuàng
sòng / línzhòng

sānjìngkāicóngjiǎngyǎnzhōuzhìjīnsūnfēngliú

gōuliánsuīduìmàoshānyuèwényìngbēijīngkǒuqiū

wǎngshìmànláoshūduōduōshēngzhīxiūxiū

wènjūnbànsuōfǒu便biànhǎoxiāngsuíshàngdiàozhōu

注释
三径:隐士居住的小路。
蒋兖州:历史人物,可能指代某位有影响力的人。
孙子:子孙后代。
风流:才情出众,有文采。
钩帘:挂着的窗帘。
鄮山月:浙江鄞县的名胜,代指家乡或宁静的夜晚。
闻笛:听到笛声。
京口秋:江苏镇江,这里可能暗指战乱或离别之愁。
往事:过去的经历。
书咄咄:《晋书》中王衍的故事,形容叹息世事无常。
馀生:剩余的人生。
赋休休:享受悠闲的生活。
办得:准备。
蓑衣:渔夫穿的草编衣服。
钓舟:钓鱼的小船。
翻译
当初三径由蒋兖州引领开辟,直到如今子孙也显现出才情风雅。
即使在鄮山月色下挂起窗帘,听到笛声也会勾起对京口秋天的哀伤。
过去的往事不必再一一追忆,剩下的日子只适合安逸闲适。
我问你,准备好做渔夫的蓑衣了吗?那样我们就可以一起乘舟垂钓了。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寄情于友人蒋兖州在三径堂的生活情景。首句“三径开从蒋兖州”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和对旧居的怀念,暗示了蒋氏的高洁品格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次句“至今孙子亦风流”则赞美了蒋家后代的才情风雅。

“钩帘虽对鄮山月”写诗人想象朋友在月色下独酌,尽管美景当前,但“闻笛应悲京口秋”又透露出对往昔京口(可能指战乱之地)的感慨,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接下来,“往事漫劳书咄咄”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和对世事无常的感叹,而“馀生只合赋休休”则流露出诗人淡泊名利、向往归隐的心境。

最后两句“问君办得蓑衣否,便好相随上钓舟”,以质朴的语言询问友人是否准备好过上渔樵生活的必需品,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一同归隐的愿望,展现出深厚的友情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远,既是对友人的赞许,也是对自己人生选择的思考,展现了宋代理性与情感交融的诗风。

作者介绍
林季仲

林季仲
朝代:宋

林季仲[约公元一一三八年前后在世]字懿成,自号芦山老人,永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八年前后在世。喜为诗,语佳而意新。宣和中进士。高宗时,赵鼎荐为台官,累迁吏部郎。秦桧主和议,季仲引句践事争之,大忤桧,辽罢去。后官太常少卿,知婺州。以直秘阁奉嗣。季仲著有竹轩杂著十五卷,今存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夜饮慈云诸公索诗因成长篇

世艳明灭萤尾光,客气腾跃烟中香。

烟消萤死竟何有,要知人事亦何常。

今夕何夕山中集,六客相对通肺肠。

樽中不问酒圣贤,得醉即是无何乡。

耳边鼓笛有自好,忽散而去何吾妨。

吾辈本非淫湎流,聊以寄意齐兴亡。

老禅知我酷信我,谓此非痴亦非狂。

呼童展纸快磨墨,听我趁笔穷夜长。

砉然一笑如梦觉,清风明月自有天文章。

(0)

次韵侄溥到云南外家回

二竹家传一发微,眼中难问是和非。

诗书事冷官符欣,韦布形枯缯户肥。

儿戏仙楼空梦见,老过颠岭只愁归。

山溪亦有不平处,终日諠声水战矶。

(0)

次韵弟观过黄山

晓雨才收数点轻,江云未放十分晴。

舟行曲港难为纤,峰有佳山莫问程。

(0)

次前韵示弟茝

梅老竹疏疏,先人有敝庐。

偷生俄八十,课子尚三馀。

脚软安凭杖,牙衰烂煮蔬。

天犹嫌过分,时复病河鱼。

(0)

梅山弟家醉中·其一

僵寒危病分泉台,谁料今犹事酒杯。

可是食羊供未足,祇因齑瓮唤教回。

紫荆老树死中活,棠棣春花笑处开。

儿辈不知身是赘,劝餐云母寿方来。

(0)

弟观喜董稼山至有诗因次韵二首·其一

苍狗白衣纷过云,到头故我始为真。

山林高看平沈世,风雨难摧独乐春。

时出苦言医俗耳,多培好事寿閒身。

仰天咄咄今何日,百里相过有若人。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