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径开从蒋兖州,至今孙子亦风流。
钩帘虽对鄮山月,闻笛应悲京口秋。
往事漫劳书咄咄,馀生只合赋休休。
问君办得蓑衣否,便好相随上钓舟。
三径开从蒋兖州,至今孙子亦风流。
钩帘虽对鄮山月,闻笛应悲京口秋。
往事漫劳书咄咄,馀生只合赋休休。
问君办得蓑衣否,便好相随上钓舟。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寄情于友人蒋兖州在三径堂的生活情景。首句“三径开从蒋兖州”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和对旧居的怀念,暗示了蒋氏的高洁品格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次句“至今孙子亦风流”则赞美了蒋家后代的才情风雅。
“钩帘虽对鄮山月”写诗人想象朋友在月色下独酌,尽管美景当前,但“闻笛应悲京口秋”又透露出对往昔京口(可能指战乱之地)的感慨,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接下来,“往事漫劳书咄咄”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和对世事无常的感叹,而“馀生只合赋休休”则流露出诗人淡泊名利、向往归隐的心境。
最后两句“问君办得蓑衣否,便好相随上钓舟”,以质朴的语言询问友人是否准备好过上渔樵生活的必需品,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一同归隐的愿望,展现出深厚的友情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远,既是对友人的赞许,也是对自己人生选择的思考,展现了宋代理性与情感交融的诗风。
世艳明灭萤尾光,客气腾跃烟中香。
烟消萤死竟何有,要知人事亦何常。
今夕何夕山中集,六客相对通肺肠。
樽中不问酒圣贤,得醉即是无何乡。
耳边鼓笛有自好,忽散而去何吾妨。
吾辈本非淫湎流,聊以寄意齐兴亡。
老禅知我酷信我,谓此非痴亦非狂。
呼童展纸快磨墨,听我趁笔穷夜长。
砉然一笑如梦觉,清风明月自有天文章。
梅老竹疏疏,先人有敝庐。
偷生俄八十,课子尚三馀。
脚软安凭杖,牙衰烂煮蔬。
天犹嫌过分,时复病河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