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愁今夜扫。试熨展双蛾,依然欢笑。
吟笺绣谱都删却,悔把韶光误了。
拥炉清况,差不减、沉香庭燎。
巡檐罢、冷蕊犹含,莫被竹声催觉。
商量欲颂椒花,看兽炭频添,麝煤轻爆。个中冷暖。
凭残漏、传与玉京人道。未曾三十。明日明年年少。
判沉醉、两处无眠,五更春好。
百愁今夜扫。试熨展双蛾,依然欢笑。
吟笺绣谱都删却,悔把韶光误了。
拥炉清况,差不减、沉香庭燎。
巡檐罢、冷蕊犹含,莫被竹声催觉。
商量欲颂椒花,看兽炭频添,麝煤轻爆。个中冷暖。
凭残漏、传与玉京人道。未曾三十。明日明年年少。
判沉醉、两处无眠,五更春好。
此诗《玉烛新·除夜》由清代诗人顾贞观所作,描绘了除夕之夜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深沉的情感。
开篇“百愁今夜扫”,诗人以“扫”字生动地描绘出在除夕之夜,所有的忧愁仿佛都被一扫而空,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接着“试熨展双蛾,依然欢笑”,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们在辞旧迎新的时刻,脸上洋溢着的笑容,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吟笺绣谱都删却,悔把韶光误了”两句,诗人反思过去一年的时光,似乎有些遗憾,但更多的是对新的一年的憧憬。“拥炉清况,差不减、沉香庭燎”,描述了围炉取暖的情景,虽然环境简单,但依然能感受到节日的温馨与宁静。
“巡檐罢、冷蕊犹含,莫被竹声催觉”,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景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感知,同时也暗示了对即将到来的新年的期待。接下来“商量欲颂椒花,看兽炭频添,麝煤轻爆”,描绘了人们在除夕之夜,围绕着火炉,一边添加木炭,一边燃放烟花爆竹,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场面热闹而充满仪式感。
“个中冷暖。凭残漏、传与玉京人道”,诗人在此处表达了对时间流转的感慨,以及对远方亲朋好友的思念,希望时间的流转能够传递彼此的祝福与情感。“未曾三十。明日明年年少”,表达了对青春岁月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最后,“判沉醉、两处无眠,五更春好”,诗人以“沉醉”形容人们在欢乐中忘却烦恼,享受此刻的美好时光,即使到了深夜也难以入眠,直到五更时分,春天的美好才真正降临。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除夕之夜的欢乐与温馨,以及人们对新年到来的期待与祝福,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家庭团聚、辞旧迎新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的深刻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