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朱世同韵·其三》
《和朱世同韵·其三》全文
宋 / 吴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道义谁人似乃翁,有儿如子岂忧穷。

自应便享千钟养,不谓今犹四壁空。

好遣江山归笔下,莫将荆棘置胸中。

诗书傥不辞勤苦,衣绣何难继祖风。

(0)
翻译
谁人能比得上你的道德风范,有儿子像你这样的,贫穷又何妨。
本该享受丰厚的俸禄来养育自己,却没想到如今家中一贫如洗。
希望你能把江山美景化为笔下的诗篇,不要让心中的困扰成为荆棘。
如果能勤奋读书,诗书传家并非难事,延续祖辈的文采风流就不是问题。
注释
乃翁:你的父亲。
忧穷:担忧贫穷。
千钟养:丰厚的俸禄。
四壁空:家中一无所有。
江山:江山美景。
荆棘:内心的困扰或困难。
诗书:读书和写诗。
衣绣:穿华丽的衣服,象征显赫地位。
祖风:祖辈的传统或风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德高望重之人的形象,开篇即以“道义谁人似乃翁”表达对其品德的赞赏。接着,“有儿如子岂忧穷”则指出这样的人物,其后代如同英才,不必担心家道中落。下文“自应便享千钟养,不谓今犹四壁空”表现了诗人对其理想生活状态的期待,希望能享受丰厚的物质基础,但现实却是依旧清贫。

在“好遣江山归笔下,莫将荆棘置胸中”这两句中,诗人劝诫读者应当通过文学艺术来表达对美好景致的向往,而不应让烦恼和忧愁占据心灵。最后,“诗书傥不辞勤苦,衣绣何难继祖风”则鼓励后人即使面临诗书学习的艰辛也不应退缩,而且继承家族文化遗产也并非难事。

整首诗通过对理想与现实、精神追求与物质生活的反思,展示了诗人对于个人品德、家庭繁荣、文学修养以及传统文化继承等方面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吴芾

吴芾
朝代:宋   字:明可   号:湖山居士   生辰:1104—1183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猜你喜欢

和刘会之野堂韵

草草春又过,凄晦风雨夕。

三年乌伤梦,不断一区宅。

台山在何许,空有尘满屐。

英英江夏公,老龙蟠古泽。

寻胜著幽宇,搜奇列佳石。

可斋不出门,亦复为渠役。

酒酣对崔嵬,寸管凌千尺。

念我萧寺中,远赠烦走力。

隐几读妙句,缅怀宾主席。

何当谢吏网,足蹑堂上客。

(0)

方山有求转语之作并用韵二章·其一

观物非外索,具眼以心会。

微阳花病槁,宁供等闲醉。

我尝课前作,无言乃为最。

譬彼清庙瑟,一唱弦越外。

万卉染春色,生意岂不沛。

何物漏天机,一点映寒桧。

我欲屋溪曲,种竹十数辈。

疏影浸清浅,作此苦淡嗜。

方山于此花,论交亦久矣。

憔悴对冰雪,中有盖世气。

向来多朋从,痛饮忘夜寐。

旧事俱已非,尚善诗押至。

俯就相唱酬,殆为后来计。

一花未足多,夫子亦何喟。

(0)

次会再和

古殿后多竹,虚檐前可床。

炎歊于此却,胸次要人当。

自足萧萧意,时来细细香。

曲肱无一事,闲为属诗忙。

(0)

和阳秀才惠诗七绝·其七

三载尘埃积寸心,空斋暗锁一床琴。

忽闻宫徵相勾引,聊整徽弦发旧音。

(0)

和六十叔二绝·其一

夕阳有意为人留,斜映寒江著小舟。

远目遥岑无限意,不须萧瑟赋悲秋。

(0)

刘百十六兄送梅花大鲫新酒以诗将和其韵四首·其一

尘鬓三年绣水湄,诗怀久矣负良时。

门前喜鹊来相报,知有骚人委色丝。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