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恭奉皇太后南巡启跸京师近体言志》
《恭奉皇太后南巡启跸京师近体言志》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崇坛祈谷届初辛,盥荐柴升秩有伦。

仰冀瑶编书岁稔,亲扶凤辇举时巡。

南人望幸心云慰,西母承欢愿以申。

四海一家何德我,三朝厚泽久孚民。

省方设教羲经重,觐后同衡虞典陈。

骀宕和风清始跸,依韦暖律鬯青春。

历看麦陇勾萌达,拟咏江乡景色新。

法祖悦亲廑休助,六龙于迈岂辞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在初辛之日,前往崇坛祈求五谷丰登的庄严仪式。皇帝亲自参与祭祀活动,体现了对农业丰收的深切期望。诗中提到的“瑶编”象征着记录历史与预言的神圣书籍,“凤辇”则是皇帝出行的华丽车驾。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皇家的威严与尊贵。

诗中还提到了“南人望幸”,表达了南方百姓对皇帝南巡的期盼与喜悦之情。“西母承欢”则可能是一种比喻,象征着民众对皇帝的衷心拥戴与敬仰。此句也暗含了古代神话中的西王母形象,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

“四海一家”表达了皇帝作为天下共主的崇高地位,“三朝厚泽”则强调了皇帝治国的仁政与恩泽深广。“省方设教”、“觐后同衡”分别指出了皇帝巡视四方、推行教化以及与臣下共同治理国家的职责。

“法祖悦亲”表明了皇帝遵循先祖之道,同时满足父母的欢心,体现了孝道与宗法观念。“六龙于迈”则描绘了皇帝出行时的壮观景象,六条龙驾车象征着权力与威严。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帝南巡的宏大场面,以及其背后蕴含的政治、文化与社会意义,体现了清代宫廷文学的特色。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冬日杂诗十四章·其十

昨日防典衾,今日喜赎裘。

既饱亦复温,朔风可无忧。

转念穷巷子,褴缕衿不脩。

出入行冒霜,乞饭无门投。

肌肉天生同,馀福宜善留。

相期积苦勤,默为天心酬。

(0)

拊缶歌当行路难十五章·其十四

大对不得董仲舒,马扬骫骳羞小儒。

升堂执经称弟子,苦立颛门争姓氏。

天老地典今已亡,但留芜秽充縢囊。

何人锐笔斲元气,眼中光景供凋伤。

有书如山积不读,绕壁啁啾古魂哭。

袒衣便便大贾腹,中有肥肠贮鱼肉。

鱼肉日餍身日肥,彼呫哔者空詅痴。

(0)

回思八章·其五

青蕊纷蕤白蜺翔,感甄词赋太荒唐。

频邀秘佛参灵咒,拟拜飞仙乞寿方。

香界无尘游翡翠,天门如砥控骝黄。

况传恶水潮驱鳄,好俟空山石化羊。

(0)

春夜都门怀人诗十七章·其十一

戴敝中书冠,不救一餐饿。

颇闻青蝇谗,转防黄雀贺。

急束床头书,掷与槽马驮。

蒙面渡芦沟,恐有留者过。

采药青原山,芒鞋踏应破。

归键香城庐,梦抱吉川卧。

天与清风名,未须感摧挫。

百尺栖鸾篁,路尘那能涴?

(0)

春夜都门怀人诗十七章·其十

悬鼓招谏臣,求言帝如渴。

胡我馀庵翁,挂冠竟还越?

昔年蓟门秋,寒飙厉苍鹘。

邀我同看山,登楼拄青笏。

维时云四颓,君以寸眉揭。

腾我醉后心,去海共漰渤。

奈何志未伸,陈情乞骸骨。

遥知枕石眠,梦犹眷天阙。

(0)

岁暮旅怀五章·其五

飞梦越东海,梦见修竹门。

弟妹及妻子,环侍头白亲。

饤饾错菹果,饯岁方开樽。

庭前梅花枝,已有红萼生。

我梦颇怡悦,为拭枯苔痕。

倦眠梅下石,醒见孤枕存。

暖日已过窗,广市人声喧。

聊写羁孤愁,浩莽还八垠。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