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芍庭为予至青山求元人叶编修家秉抄其遗文归而乏舟部帙甚巨芍庭负之行东钱湖上四十里始至亦韵事也赠以七古》
《芍庭为予至青山求元人叶编修家秉抄其遗文归而乏舟部帙甚巨芍庭负之行东钱湖上四十里始至亦韵事也赠以七古》全文
清 / 全祖望   形式: 古风

芍庭嗜学老愈勤,露抄霜纂志昕昏。

为我四友疏附人,贫而其气倍嶙峋。

昨我搜罗遍里社,残编丛说證榆枌。

青山叶氏本清门,樗寮墨迹四壁存。

翰林功名在姚水,三犀双鹄称神君。

道园鸿笔壮墓上,云林行卷留水滨。

五百年来大掌故,潜伏令我魂梦殷。

芍庭曰诺吾其往,尚其劳我金波樽。

是日前行抵湖曲,笑我眼穿落日曛。

岂知归束乏舟楫,背负巨册喘呼吸。

计程重趼里四十,满袖青山岚影湿。

我鱼杖头仅茶供,反叨乾鱼绿雪蕻,以此下书足雒诵。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全祖望对友人芍庭的赞美与感激之情。芍庭年老仍勤奋好学,抄录整理书籍直至深夜。他被全祖望视为四友之一,即使贫困,其人格依然坚韧不拔。全祖望曾遍访乡里,搜集残缺的书籍和文献,以证明榆枌的可靠性。芍庭家中青山环绕,叶氏家族出身清贵,墙壁上挂着芍庭的墨迹。

全祖望提到,芍庭家中藏有五百年来的珍贵史料,让全祖望梦寐以求。芍庭答应帮助全祖望前往青山,两人一同前往东钱湖,芍庭背着沉重的书籍,步行四十里,最终到达目的地。全祖望对此事深感敬佩,并以七言古体诗表达对芍庭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了芍庭的勤奋、坚韧以及他对知识的热爱,同时也展现了全祖望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识的渴望。诗中充满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传承,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作者介绍
全祖望

全祖望
朝代:清   字:绍衣   号:谢山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生辰:1705-1755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猜你喜欢

就姑曲二首·其一

湖就赤山头。小姑把菡萏,大姑跨鲤游。

(0)

买花口号

红板桥西问酒家,子规声里歇韶华。

游人不识春归尽,犹向街头问卖花。

(0)

湖居二首和吴岩子韵二首·其二

潮打钱唐水急流,烟波何处看闲鸥。

空留旧国年年月,犹作明湖夜夜秋。

题字客寻红弃渡,扫眉人在碧山楼。

竹枝子夜遥相和,吹尽江南万古愁。

(0)

春日奉谒历代先将军墓有述

元政既不纲,群雄各虎视。

将军翼真龙,拔剑奋淮泗。

渡江十二叶,勋伐铭带砺。

奈何天步艰,遑惜祖功坠。

国覆族几湛,云谁恤忠义。

藤花袅墓门,䝔子出荒隧。

岂无樵采禁,本支顾憔悴。

贫者以贸薪,削柹满筐篑。

徒存石羊马,渐减梧槚樲。

揽涕扫幽阡,凄然发深喟。

(0)

吴江月下早发

夜尽雾未起,坐觉吴江深。

此行枫已落,寒气横北林。

露下理短棹,冷月流我襟。

余发惊未华,何为皓盈簪。

皎然但对影,欲劝无孤斟。

洞庭青茫茫,遥岫如积阴。

棹歌激更喧,渔灯远难寻。

万橹伊轧中,不动沉冥心。

高眠望清汉,列宿澹以沉。

还山谢物役,曙色翔幽禽。

(0)

急水沟

雁白芦花急水沟,长江漫漫送归舟。

客心尚恨江流缓,不信西风水急流。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