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宫映长城,藕花万顷开浮蕊。
红妆翠盖,生朝时候,湖山摇曳。
珠露争圆,香风不断,普熏沈水。
似瑶池侍女,霞裾缓步,寿烟光里。霖雨已沾千里。
兆丰年、十分和气。星郎绿鬓,锦波春酿,碧筒宜醉。
荷橐还朝,青毡奕世,除书将至。
看巢龟戏叶,蟠桃著子,祝三千岁。
水晶宫映长城,藕花万顷开浮蕊。
红妆翠盖,生朝时候,湖山摇曳。
珠露争圆,香风不断,普熏沈水。
似瑶池侍女,霞裾缓步,寿烟光里。霖雨已沾千里。
兆丰年、十分和气。星郎绿鬓,锦波春酿,碧筒宜醉。
荷橐还朝,青毡奕世,除书将至。
看巢龟戏叶,蟠桃著子,祝三千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融合了自然美景与人文意象。开篇“水晶宫映长城”,即设定了宏伟的背景,水晶宫如同仙境,与历史悠久的长城相辉映,展现了诗人对于古老文化的敬仰之情。
接着,“藕花万顷开浮蕊”描绘了一片繁花似锦的景象,藕花可能指的是荷花,它们在水面上竞相开放,如同漂浮的轻纱。这个意象传达出生机勃勃、生命力旺盛的美好。
“红妆翠盖”和“生朝时候”,则是对当下美好时光的描写,红妆可能指的是女性的装扮或脸色,翠盖则可能是华丽的服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的欣赏。
“湖山摇曳”一句,以动态的方式展现出大自然的活力与诗人的情感流动。湖水和山势在风中轻轻摇曳,形成了一种柔和而又充满力量的画面。
“珠露争圆”、“香风不断”、“普熏沈水”,则是对早晨露珠和连绵不绝的香风进行的细腻描写。这些意象丰富了诗歌的感官体验,使读者仿佛能够亲身体会到那清新脆弱而又持久不息的自然之美。
“似瑶池侍女,霞裾缓步,寿烟光里”,这一段落则是对仙境生活的一种想象。瑶池在中国神话中常与仙界相联系,这里的侍女缓缓行走于霞光之中,给人以超凡脱俗的美好感觉。
“霖雨已沾千里”指的是春天的细雨已经润物无声地滋养了大地千里。这个意象不仅表达了对自然恩泽的感激,也预示着一个丰收年份的到来。
接下来的“兆丰年、十分和气”,则是对未来美好时光的一种期待与祝愿,希望每个年份都能够繁荣昌盛,每一次的相聚都充满了和谐的氛围。
“星郎绿鬓,锦波春酿,碧筒宜醉”这一段落,以富有诗意的语言描述了一种宴饮畅谈的情景。星郎可能指的是年轻英俊的人物,绿鬓则是对他们头发的形容;“锦波春酿”、“碧筒宜醉”则是在描绘春日里的美酒与醉意。
最后,“荷橐还朝,青毡奕世,除书将至。看巢龟戏叶,蟠桃著子,祝三千岁”,这几句诗语言丰富,意象复杂。荷橐可能是对荷花盛开时的样子的一种形容;“还朝”则可能指的是返回皇宫或官府之意。青毡奕世,除书将至,可能是在描述一种节日庆典的场景,或是一种对于知识和学问的尊重与期待。巢龟戏叶、蟠桃著子,则是对长寿的一种美好祝愿。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多彩的意象和流畅自然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以及对于生活中每一个瞬间的热爱与珍视。
一从立雪过严冬,海北天南意万重。
鲁国书生多未化,关西夫子更难逢。
是谁惭负昌黎教,无地开陈安定功。
自古浮云能蔽日,于今死草又生风。
乡山归去冥鸿远,身世閒来野鹤同。
收拾青毡付儿子,提携绿酒醉邻翁。
名全更觉斯文重,道在何妨旧业穷。
惟有当时恩义在,天涯此别叹西东。
大江东去飞涛急,故垒西边壁垂赤。
玉堂学士天上人,两度随携漫游客。
放歌一曲下中流,洞箫倚和言更詶。
清风明月不须买,欲与元化相周游。
酒酣袒卧蓬窗窄,不觉东方已生白。
再来又是孟冬时,过眼江山忽殊色。
披荒履险登崔嵬,划然长啸山应颓。
回舟荡入鸿濛里,时有孤鹤横江来。
平生到处多佳遇,海市登舟亦奇事。
文章变态发雕龙,意象飘飘梦中是。
铁骑长驱欲闭关,前珠后壁焕斓斑。
伯驹图画鲜于字,二赋长流天地间。
巢松幽人吕山下,收藏不惜千金价。
清秋明月画楼开,应有虹光彻长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