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序年芳似水流,栖迟风景老丹丘。
斜阳疏影和人瘦,夕露寒香伴鹤愁。
开口笑逢今日醉,满头狂忆少年游。
柴桑旧隐知谁在,烂漫残花独自秋。
岁序年芳似水流,栖迟风景老丹丘。
斜阳疏影和人瘦,夕露寒香伴鹤愁。
开口笑逢今日醉,满头狂忆少年游。
柴桑旧隐知谁在,烂漫残花独自秋。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日菊花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迭与自然景观的变迁。首句“岁序年芳似水流”以流水比喻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岁月不居、时光易逝的感慨。接着“栖迟风景老丹丘”一句,通过“栖迟”(栖息)与“老”字,描绘了景物随季节变化而逐渐衰老的景象,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斜阳疏影和人瘦,夕露寒香伴鹤愁”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夕阳的余晖与稀疏的光影、人的瘦削形象以及鹤的孤独愁绪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凄美、静谧的氛围,进一步深化了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思考。
“开口笑逢今日醉,满头狂忆少年游”则转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与珍惜,通过“笑”与“醉”的状态,表达了对青春岁月的怀念与留恋。最后,“柴桑旧隐知谁在,烂漫残花独自秋”两句,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自然界的观察中,通过“旧隐”与“残花”的对比,既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也暗示了面对自然衰败的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对往昔美好回忆的感慨,以及对自然衰败的无奈,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三年忧国计,髸发飘霜霰。
世事阅飞波,场偶观时变。
辽阳虽左谪,前箸可借便。
昔时风闻者,眼可得而见。
倭奴逼朝鲜,虚费百亿万。
竭尽中国膏,不闻蹶只箭。
东虏近乘胜,虚声震京甸。
我兵折大将,腹背两受战。
辟如相扑人,举手先救面。
弃远固不可,失近岂为善。
公宿负奇策,下马可措办。
志士立功名,不在麒麟殿。
卑官如冶场,英椎听锻鍊。
奇谋若可展,簿尉何足厌。
胸臆不得行,三公犹为贱。
弥天作旅人,著处为眷属。
新知与旧欢,凑集如云族。
堂上罗楚羞,堂下度吴曲。
东阶串仆奴,西阶悬马毂。
面缕大如柱,盘鲜高于屋。
鞭车行酒杯,犹恐欢不足。
咳吐寸寸肠,挥毫字字玉。
不过沈宋门,宁作李王役。
世人眼如盲,相牵入阱狱。
岂以瓮中鸡,而易云外鹄。
万事无奈君,难君只有贫。
转贫客转多,贫岂奈君何。
秋橘绿成行,方书白满架。
君非韩伯休,胡乃不二价。
去年短褐辞乡里,游来半载声名起。
参苓如山信手空,门前冠带若流水。
长安医士乱于府,个个乌纱似老鸦。
谁似丰城李公子,谈笑直揖五侯家。
朝卖药,晚致身。大妇喜,小妇嗔。席未温,呼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