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经遥向越王台,纱浣西施绛帐裁。
若到稽山探禹穴,千年蝌蚪破莓苔。
谈经遥向越王台,纱浣西施绛帐裁。
若到稽山探禹穴,千年蝌蚪破莓苔。
这首明代诗人佘翔的《送陈叔理之会稽(其一)》描绘了一幅送别友人陈叔理前往会稽的场景。首句“谈经遥向越王台”暗示了友人将去往的历史文化之地,越王台可能与儒家经典或学术研讨有关,增添了旅途的文化气息。次句“纱浣西施绛帐裁”则借用了西施的典故,以精致的纱帐象征友人的高雅风度和旅程的诗意,同时也寓含着对友人如西施般才情的赞美。
后两句“若到稽山探禹穴,千年蝌蚪破莓苔”进一步描绘了会稽山的神秘与古老,禹穴是古代传说中的圣贤遗迹,蝌蚪比喻历史的痕迹,莓苔则增添了岁月沧桑感。诗人祝愿友人在探索历史的同时,能发现新的知识和见解,如同千年蝌蚪在古老的苔藓中破壳而出,寓意着友人的成长与智慧的觉醒。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送别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历史典故和自然景象,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寓含了对学问与历史的敬仰,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晓随丝辔饭僧坊,丞相祠堂一瓣香。
试问神仙蒲九节,何如名德菊孤芳。
高山仰止堪模楷,百世闻之尚激昂。
我辈此来深有意,岂专泉石癖膏肓。
人心如惊飙,飘忽无定时。
默与身为雠,昼夜万里驰。
兀兀形未彫,茫茫神先疲。
所丧甚丘山,所得微稗稊。
日月不相饶,矧可自伤夷。
志憯剧镘锄,欲问孰能知。
种苗须善本,本善苗必滋。
养生须养心,心怡气不衰。
学问自可求,予言岂汝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