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溪寂无喧,皎月清可掇。
白沙溯沿回,两岸皓成雪。
朗咏扣夜舷,摇漾水烟灭。
忽忆同心人,蒹葭渺孤洁。
誓将共巢由,永与嚣尘绝。
澄溪寂无喧,皎月清可掇。
白沙溯沿回,两岸皓成雪。
朗咏扣夜舷,摇漾水烟灭。
忽忆同心人,蒹葭渺孤洁。
誓将共巢由,永与嚣尘绝。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沙溪边的静谧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洒在水面和两岸白沙上的美丽画面。"澄溪寂无喧,皎月清可掇",开篇即营造出一片宁静祥和的氛围,皎洁的月光仿佛可以伸手触及,引人入胜。接着,"白沙溯沿回,两岸皓成雪",诗人以“皓成雪”来形容月光下的白沙,形象生动,令人仿佛置身于银装素裹的世界之中。
"朗咏扣夜舷,摇漾水烟灭",诗人独自吟诵,声音在夜色中回荡,似乎能打破夜的寂静,但又恰到好处地与夜融为一体,不显突兀。"忽忆同心人,蒹葭渺孤洁",诗人在此刻想起了远方的知己,那份情感虽遥远却纯净,如同河畔的芦苇,虽孤独却坚韧。
最后,"誓将共巢由,永与嚣尘绝",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纯净生活的向往,希望与知音共享宁静,远离世俗的纷扰。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
春风秋月携歌酒,八十年来玩物华。
已见曾孙骑竹马,犹听侍女唱梅花。
入乡不杖归时健,出郭乘轺到处誇。
儿著绣衣身衣锦,东阳门户胜滕家。
先生老去饮无兴,居士病来闲有馀。
犹觉醉吟多放逸,不如禅定更清虚。
柘枝紫袖教丸药,羯鼓苍头遣种蔬。
却被山僧戏相问,一时改业意何如。
眼渐昏昏耳渐聋,满头霜雪半身风。
已将身出浮云外,犹寄形于逆旅中。
觞咏罢来宾阁闭,笙歌散后妓房空。
世缘俗念消除尽,别是人间清净翁。
怕寒放懒日高卧,临老谁言牵率身。
夹幕绕房深似洞,重裀衬枕煖于春。
小青衣动桃根起,嫩绿醅浮竹叶新。
未裹头前倾一盏,何如冲雪趁朝人。
山东才副苍生愿,川上俄惊逝水波。
履道凄凉新第宅,宣城零落旧笙歌。
园荒唯有薪堪采,门冷兼无雀可罗。
今日相逢偶同到,伤心不是故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