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晴云起岛山,行人长慕钓舟閒。
双鸿更背湘潭去,朝尽衡阳几日还。
江上晴云起岛山,行人长慕钓舟閒。
双鸿更背湘潭去,朝尽衡阳几日还。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题张天彝山水卷》描绘了一幅江边晴空与岛屿山峦交织的画面,通过行人的羡慕和鸿雁的背离,展现了自然与人生的对比,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首句“江上晴云起岛山”,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壮丽的江景图。晴朗的天空中,云朵缓缓升起,与远处的岛屿山峦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宁静的氛围。
次句“行人长慕钓舟闲”,则将视角转向了江边的行人。他们长久地仰望那悠闲自在的钓鱼小舟,表达了对简单生活和自由状态的向往。这里的“钓舟”不仅象征着一种闲适的生活方式,也隐含着对现实束缚的逃避。
后两句“双鸿更背湘潭去,朝尽衡阳几日还”,通过鸿雁的背离,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鸿雁飞向遥远的湘潭,而衡阳则是它们可能的归宿。这里使用了“朝尽衡阳”这一表达,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旅程的漫长,同时也蕴含了对归家之路的期待与不确定。通过鸿雁的迁徙,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人生哲理相结合,引发读者对生命旅程、时间和归宿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富有哲思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的作品。
丛篁叫寒笛,满眼塞山青。
才子尊前画,将军石上铭。
猎声云外响,战血雨中腥。
苦乐从来事,因君一涕零。
粲粲美仍都,清闲一贵儒。
定交分玉剑,发咏写冰壶。
风景随台位,河山入障图。
上堂多庆乐,肯念谷中愚。
朱门洞启俨行车,金鐍装囊半是书。
君向东州问徐胤,羊公何事灭吹鱼。
自识夫子面,便获夫子心。
夫子一启颜,义重千黄金。
平原孟尝骨已土,始有夫子堪知音。
忽然夫子不语,带席帽,骑驴去。
余对醁醽不能斟,君且来,余之瞻望心悠哉。
零雨其濛愁不散,闲花寂寂斑阶苔。
不如对此景,含笑倾金罍。
莫问四肢畅,暂取眉头开。
弦琴待夫子,夫子来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