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随处便为家,渺渺伊人水一涯。
翻笑秦民太多事,沿溪何必种桃花。
无心随处便为家,渺渺伊人水一涯。
翻笑秦民太多事,沿溪何必种桃花。
这首诗名为《题垂钓图》,作者是清代诗人龚佳育。诗中表达了一种超脱的心境和对世事的看法。首句"无心随处便为家",体现了诗人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认为只要有心境,任何地方都能成为心灵的归宿。次句"渺渺伊人水一涯",描绘出一幅女子在水边的画面,可能象征着诗人对远离尘世的宁静生活的向往。
后两句"翻笑秦民太多事,沿溪何必种桃花"则转向对世俗的讽刺,诗人笑秦地的百姓过于追求繁复与艳丽(暗指种桃花),暗示他们忙于琐事,不如垂钓者般自在。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较强,通过垂钓图引发对生活态度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野水平湖阔,云山叠嶂深。
一溪横驿道,两岸挟神林。
乱石通人迹,孤舟系客心,几年茅苇地,松桧已侵寻。
落在西湖有岁年,不因和靖独争妍。
谁知道尽香和影,万古新计不在编。
诏书隐隐下穹窿,已觉朝廷后此翁。
儒雅久称唐吏部,典刑今对汉申公。
薰风使者驱驰外,暇日斯民长养中。
麦陇秧田政如许,定应归报不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