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何处暮云黄,坐想前贤落帽狂。
萸实菊花良不恶,为君沽酒作重阳。
龙山何处暮云黄,坐想前贤落帽狂。
萸实菊花良不恶,为君沽酒作重阳。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之道的作品,名为《重阳示二三友》。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朋友情谊的深厚。
“龙山何处暮云黄”一句,以龙山为背景,描绘出暮色中的云彩如同金黄色的画面,给人以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感觉。这里的“龙山”可能是作者心中理想中的一个地方,也许并非真实存在,但它代表了一种精神寄托。
“坐想前贤落帽狂”一句,则流露出作者坐在那里思索古代贤人,心情激荡到极点,以至于忘我地摘下帽子,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狂放不羁。这里的“前贤”指的是历史上的伟人或者是道德高尚之士。
“萸实菊花良不恶”一句中,“萸实”可能是对菊花盛开时景象的形容,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界中简单事物的喜爱。菊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赋予坚贞不屈、清高脱俗的美德,这里作者用它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即使是最普通的事物也能给人带来快乐。
最后,“为君沽酒作重阳”一句,表明了诗人的豪迈情怀和对友情的珍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双九节)有登高望远、饮酒赏菊的习俗。这里作者表示愿意为了朋友们再次举行这样一个美好的时刻,为的是共同庆祝这份难得的友谊。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古代贤人的追忆,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俗、珍视友情的情感,以及他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热爱。
理罢残妆,晚凉轻逗,小雨才歇长天。
片云飞尽,明月映窗前。
一片清华似水,吟望久、兴味悠然。
星稀□,声沉万籁,清影十分圆。
无眠更漏永,金风细细,玉露娟娟。
正香添、沈水茶熟龙团。
记得前时此际,虚窗下、漫擘红笺。
相望处,山河间阻,别恨几时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