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曲多情,寻芳未老。一庭风月知音少。
梦随蝶去恨墙高,醉听莺语嫌笼小。
红烛呼卢,黄金买笑。弹丝踮屣长安道。
彩笺拈起锦囊花,绿窗留得罗裙草。
顾曲多情,寻芳未老。一庭风月知音少。
梦随蝶去恨墙高,醉听莺语嫌笼小。
红烛呼卢,黄金买笑。弹丝踮屣长安道。
彩笺拈起锦囊花,绿窗留得罗裙草。
此诗为宋代诗人毛珝所作,名为《踏莎行·题草窗词卷》。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幽深,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艺术造诣。
"顾曲多情,寻芳未老" 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依依不舍的情怀,以及对青春不肯放弃的追求。"一庭风月知音少",则透露出诗人在幽静环境中感受到的孤独和对知己的渴望。
"梦随蝶去恨墙高,醉听莺语嫌笼小" 这两句,通过梦境与蝴蝶、醉酒与莺鸟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自由的向往。墙和笼子在这里成为束缚心灵的象征。
"红烛呼卢,黄金买笑" 一句,以豪华的宴席场景描绘出物质与情感之间微妙的关系,暗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探索。
"弹丝踮屣长安道" 此句中,通过琴瑟(弹丝)和行走(踮屣)的动作,传达出了诗人在长安大道上游历时的心境,或许是对往昔时光的回忆与感慨。
最后两句 "彩笺拈起锦囊花,绿窗留得罗裙草" 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在精致的室内环境中,轻拈着装饰华美的信物(锦囊花),而窗外则是春意盎然的景象。这里的“罗裙草”不仅指实实在在的植物,也可能隐喻了女性温柔的衣摆,或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寄托。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情感和物质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个性和生活态度。
君来自庆阳,我先宿灵武。
前路入沙碛,况为风雨阻。
馆舍对层台,苍茫阅今古。
愁云黯萧关,江声带鼙鼓。
忆昔白衣士,谈笑恢疆土。
君住泰山下,日夕吟梁甫。
局蹐者何为,王事方靡盬。
逢时树勋名,桑刘口不数。
我鬓已刁骚,逝将寻巢父。
山城无酒家,别悰觉其苦。
凌晨陟龟岭,诘曲怯跻攀。
抚时岁聿暮,积雪蔽崇峦。
寒生危堑里,雀啼枯木间。
绵衣犹恨薄,仆从衣俱单。
路旁有民舍,柴门掩空山。
壮者散四方,老者卧草菅。
海宇多变故,徵求日未閒。
营构一何急,边尘满汉关。
壑深水不流,我泪独潺湲。
凭谁叫阊阖,早使阳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