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声断酒杯残,昨梦回思变暑寒。
七见蟾蜍作圆缺,四冯鳞羽问平安。
阳关声断酒杯残,昨梦回思变暑寒。
七见蟾蜍作圆缺,四冯鳞羽问平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的《寄郢州崔守八首(其一)》中的片段。从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与远方朋友崔守的情感交流和对彼此的深深挂念。"阳关声断酒杯残"描绘了诗人独自饮酒,听着远处阳关的离别曲调渐行渐远,酒杯空残,渲染出一种孤寂落寞的氛围。"昨梦回思变暑寒"则通过梦境的转换,表达了诗人对崔守的思念之情,仿佛梦境中的季节也随之变化,反映出内心情绪的起伏。
"七见蟾蜍作圆缺"运用了月相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诗人已经七度经历月圆月缺,寓意着与崔守分别已久,对相聚的期盼与时光的感慨交织在一起。"四冯鳞羽问平安"则是诗人以想象中的信使——传说中的神鸟冯夷或凤凰,托付它们向崔守传递平安的消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牵挂和祝福。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象征手法,传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祝愿,展现了宋词婉约含蓄的艺术风格。
铜梁蟠地角,此日诞英奇。
世路方敧侧,心田自坦夷。
著书扬子宅,讲学仲舒帷。
庠序声名久,朝廷议论推。
受釐才赐对,揽辔便逢时。
谁道儒宫冷,如今使节持。
幸全陈孺社,喜遇紫芝眉。
更祝灵椿寿,惊乌托稳枝。
人生才食顷,何处分好弱。
刑狱即道场,筦库有真乐。
故纸终日翻,毛锥几年阁。
百函无力致,诸公谁说著。
今承学校乏,颇讶名字错。
宿业岂无恋,得冶不敢跃。
骨肉远难俱,囊装贫易缚。
师儒要好手,老大良非脚。
戛尽识羹空,抽穷知茧薄。
后生端所畏,人材若为作。
岂唯嘲孝先,更恐困有若。
行路固知难,得地幸不恶。
柳拖千丈丝,山集五色雀。
绛纱谅无有,苜蓿聊可嚼。
况闻豆积岭,中有不死药。
半夜春山试雷雨,惊起蛰龙初出土。
野人不惜苍苔古,掘得嘉餐自烧煮。
满盘明玉远飘风,一箸鲈鱼味差苦。
竹斋食罢竹阴午,竹里行吟傲簪组。
君誇食肉君固卑,我誇食笋我亦痴。
阿蛮丰腻飞燕瘦,意态虽异要皆奇。
君不见天随先生贫食杞,又不见关中客卿肥刺齿。
丰俭不齐皆有理,彼此相忘聊尔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