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首玄真像,当年助我军。
龟蛇裨圣武,龙凤焕奎文。
剑耸烧空焰,旗翻渡海云。
上公传琬琰,分惠感慇勤。
稽首玄真像,当年助我军。
龟蛇裨圣武,龙凤焕奎文。
剑耸烧空焰,旗翻渡海云。
上公传琬琰,分惠感慇勤。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起所作,表达了对道教信仰中玄真像的敬仰以及对《太上感应篇》中“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教诲的深刻理解。诗中通过描绘玄真像的威严与神圣,暗示其在历史上的辅助作用,如龟蛇象征智慧与力量,龙凤则寓示吉祥和神圣的图腾。诗人还借剑燃烧的火焰和翻动的海云,象征着正义之火和宏大的气魄。
“剑耸烧空焰,旗翻渡海云”这两句形象生动,展现了道教信仰中的神秘与壮丽景象。最后,诗人提到上公(可能指道教中的高阶神职或尊者)传承了美德(如玉璧和美玉般的教诲),并感激其慷慨的恩惠,体现了作者对于道德修行的重视和对智慧传承的敬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融合了对道教信仰的虔诚和对道德教化的推崇,展现出诗人对个人修行和社会教化的一种理想追求。
寻得仙源访隐沦,渐来深处渐无尘。
初行竹裹唯通马,直到花间始见人。
四面云山谁作主,数家烟火自为邻。
路傍樵客何须问,朝市如今不是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