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伯时明皇按乐图》
《李伯时明皇按乐图》全文
宋 / 方一夔   形式: 古风

开元天子方承平,年年十月游华清。

游龙烂簇五家锦,玉奴姊妹俱倾城。

太常旧谱看不足,斗鸡舞马浑粗俗。

霓裳一阕天上来,三郎自按新翻曲。

贺老琵琶先定场,都昙击鼓齐高张。

绣帽金童小垂手,堂上合奏甘伊凉。

胡儿大眼何曾见,来簉膝前双舞旋。

天颜有喜分塞酥,宫花衔出昭阳殿。

龙眠老手落贵家,忽入老眼凭叹嗟。

尚嫌却后欠二笔,不写渔阳鸣鼓挝。

人生欢乐如风影,自古极衰根极盛。

后来倘有曲江公,此图合作千秋镜。

(0)
鉴赏

这首诗《李伯时明皇按乐图》由宋末元初诗人方一夔所作,描绘了宋代皇帝李隆基(又称唐玄宗)在华清宫中欣赏音乐表演的情景。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艺术的精湛。

诗的开篇“开元天子方承平”,点明了故事背景为唐代盛世开元年间,天子李隆基正享受着太平盛世带来的安宁与繁荣。接着,“年年十月游华清”描绘了每年深秋时节,李隆基前往华清宫游玩的场景,体现了帝王的闲适生活。

“游龙烂簇五家锦,玉奴姊妹俱倾城”运用比喻手法,将游行队伍比作斑斓的龙,五彩缤纷,象征着皇家的威严与华丽;同时,也提到了“玉奴姊妹”,暗示了宫廷中的佳丽众多,美艳绝伦。

“太常旧谱看不足,斗鸡舞马浑粗俗”对比了传统音乐与宫廷娱乐活动,表达了对音乐艺术的推崇,认为传统的音乐表演远胜于粗俗的斗鸡、舞马等娱乐方式。

“霓裳一阕天上来,三郎自按新翻曲”描述了李隆基亲自参与音乐创作与表演,以“霓裳”一词,既指代了唐代著名的《霓裳羽衣曲》,也暗含了音乐的高雅与美妙。

接下来的段落详细描绘了音乐表演的场景,包括贺老(贺知章)的琵琶演奏、都昙的鼓声、以及舞蹈者的精彩表演,展现了宫廷音乐会上的热烈氛围。

“绣帽金童小垂手,堂上合奏甘伊凉”描绘了表演者们的服饰与动作,以及整个表演的和谐统一,营造出一种庄重而优雅的气氛。

“胡儿大眼何曾见,来簉膝前双舞旋”提到胡人的参与,增加了表演的多元性和国际色彩,同时也反映了唐朝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

“天颜有喜分塞酥,宫花衔出昭阳殿”描绘了皇帝因音乐表演而喜悦的表情,以及宫花随风飘动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欢乐的氛围。

最后,“龙眠老手落贵家,忽入老眼凭叹嗟”表达了对画师李公麟(李伯时)技艺的赞赏,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尚嫌却后欠二笔,不写渔阳鸣鼓挝”表达了对未完成作品的遗憾,暗示了历史上的安史之乱,预示了盛世之后的衰败。

整首诗通过对音乐表演的生动描绘,不仅展现了唐代宫廷文化的繁荣,也蕴含了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艺术美的赞美,也有对权力更迭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方一夔
朝代:宋

宋元之际严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时佐,自号知非子。方逢辰孙。以荐领教郡庠,未几退,隐富山,授徒讲学,学者称为富山先生。有《富山遗稿》。
猜你喜欢

和张哲甫四十书怀二首·其二

閒寻芳草问田更,性过中年懒慢成。

涧底游鱼知避影,斋头幽鸟解呼名。

岁时斗酒酬杨恽,家国牢愁让屈平。

莽操不须惊创局,且将蕉鹿證平生。

(0)

寿钱性方六十初度

东园载酒乍逢君,古貌衣冠更轶群。

玩世文章不羁马,少年情性未归云。

一编素问肱三折,六体秦书饮半醺。

自是劫灰存傲骨,从今钟鼎薄铭勋。

(0)

戏和褚圣教题语

涓涓新绿净如揩,静气迎人惬素怀。

数点落花风不定,夕阳蝴蝶上苔阶。

(0)

儿子锡嘉集曹子建语寄果园因亦戏为之

人生忽若遇,离思故难任。

天地无穷极,江湖迥且深。

浮沉各异路,愿欲托遗音。

千里殊风雨,翩翩伤我心。

(0)

江城春望

城阙静朝晖,春烟荠麦肥。

江乌傍地转,山翠扑人飞。

登眺只如此,苍茫谁与归。

年来惯飘泊,不自怨芳菲。

(0)

附鲤南四弟和作次渔洋山人韵四首·其四

清砧明月暗相怜,袅袅微波弄夕烟。

长信宫词怨纨素,沈园嘉树罢吹绵。

伤心白下馀残照,回首红桥又昔年。

莫向雷塘寻胜迹,十分消瘦到眉边。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