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附鲤南四弟和作次渔洋山人韵四首·其四》
《附鲤南四弟和作次渔洋山人韵四首·其四》全文
清 / 曹家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清砧明月暗相怜,袅袅微波弄夕烟。

长信宫词怨纨素,沈园嘉树罢吹绵。

伤心白下馀残照,回首红桥又昔年。

莫向雷塘寻胜迹,十分消瘦到眉边。

(0)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哀愁。首句“清砧明月暗相怜”运用拟人手法,将砧声与明月赋予情感,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砧声与明月虽未直接交流,却似乎在暗中相互怜惜,引人遐想。

“袅袅微波弄夕烟”一句,通过“袅袅”二字生动地描绘了水面微波轻拂,与傍晚的烟雾交织在一起的景象,给人一种柔和而朦胧的美感。同时,“弄”字赋予了微波以生命,仿佛它们在与夕烟嬉戏,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接下来,“长信宫词怨纨素,沈园嘉树罢吹绵”两句,借用了典故,长信宫是汉代班婕妤被冷落后的居所,纨素常指华丽的丝织品,这里用来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或被遗忘;沈园则是陆游与唐婉爱情故事中的地点,嘉树罢吹绵则暗示了美好时光的终结。这两句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感慨和哀怨。

“伤心白下馀残照,回首红桥又昔年”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哀愁的情绪。白下即南京,红桥可能是指南京的某座著名桥梁,这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往日风光不再的场景时内心的伤感,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最后,“莫向雷塘寻胜迹,十分消瘦到眉边”一句,以雷塘作为结束点,雷塘是古代一处著名的风景地,此处用以象征曾经的美好。诗人劝告不要再去寻找那些已成过往的胜景,因为它们已经变得十分消瘦,甚至影响到了自己的情绪,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深刻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历史典故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和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曹家达
朝代:清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猜你喜欢

迎秋八首·其六

当暑病犹轻,离魂几日阴。

羽笙天上曲,沟水路傍吟。

渡鹊无聊事,归禽有限心。

炎光劳缱绻,回首怨寒砧。

(0)

二贤祠重读义兴相公诗感赋

谢傅青山志,羊昙旧见招。

千秋馀版椠,孤榭托云霄。

弦望何时合,杜蘅今已凋。

清浔二千里,遗恨在军谣。

(0)

天南第一楼放歌

亚洲一片云头恶,群花摧折雌风虐。

护花幡立海东南,裼裘公子方行乐。

千红万紫开春中,团圆月照何王宫。

粗豪莫笑虬髯客,妩媚全胜羊鼻公。

第一楼头人第一,天女散花香满室。

中宵醉卧海云红,梦遣黄人捧朝日。

(0)

棉雪歌

南天珍木瑰奇绝,花作红霞絮白雪。

文章万丈见光燄,谁意飘零更高洁。

峤南火维见雪稀,忽飘扣砌沾罗衣。

初晴林雨苞全坼,微遇山风絮竞飞。

团为雪球散雪气,海国遍寻遗种地。

炎荒得此太奇景,赤日行天雪花坠。

芦花秋雪杨花春,入眼偏惊夏雪新。

旁人莫妄疑轻薄,此花肝胆原轮囷。

入时自作风流格,尚留清白人间说。

偶教痼疾起烟霞,劫火不妨烧雪魄。

奇花曾为吟春红,长夏仍教住雪中。

英雄心性由来热,待竟苍生衣被功。

(0)

舍利塔诗

佛老尘音杳莫扳,空馀一塔倚云间。

不知当日遨游者,几见灵光照此山。

(0)

次韵钱思复五山留题

兰舟东下汎沧浪,路入仙源草木长。

綵笔题诗情自适,白头倾盖意难忘。

坐深河汉星流屋,语久芙蓉露湿裳。

别后相思对明月,吴江枫落有清霜。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