睦州担板几人扶,丧者多应在半途。
言下要教通彻去,迥然心眼顾醒苏。
睦州担板几人扶,丧者多应在半途。
言下要教通彻去,迥然心眼顾醒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慧方所作的《颂古三十八首》中的第二十五首。诗中描绘了一幅朴素而深沉的画面:在睦州(今浙江建德一带)的道路上,几个行人扶持着一副担板,担板上可能载着去世者的遗体,暗示着一场悲凉的送葬场景。诗人通过这一情景,寓言般地传达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
"丧者多应在半途",暗示人生的无常和旅途的艰辛,人们往往在接近目标或半路上遭遇变故。"言下要教通彻去",这里的“言下”可能是对生死的顿悟,或是对人生真理的瞬间领悟,意指通过这样的经历,人们应该能够彻悟生命的真谛,看透生死界限。
最后两句"迥然心眼顾醒苏",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醒悟的力量,它如同一道光照亮了心灵,使人从迷茫中清醒过来,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整首诗以日常场景为载体,寓言般地表达了对生死、人生道路的深刻洞察,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