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检讨予养还山·其一》
《送李检讨予养还山·其一》全文
清 / 毛奇龄   形式: 古风

招弓下中山,葺屦朝上京。

公车何崔嵬,所藉高世名。

志气本超卓,文藻亦纵横。

谁言紫阁翁,少小无宦情。

至尊重良会,召见开延英。

食以朱贝柈,沃以碧笋羹。

给札令呈艺,轹落无弱营。

因之授册府,入署承明庭。

夏云方南驰,夜火将西倾。

一旦上省养,孝感动圣明。

衔轼谢京邑,衣锦投乡程。

祖帐各掔袂,反若千里行。

人生有初服,亦欲奠所贞。

何为坐拘牵,閟志徒怦怦。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李检讨回归山林的情景。首句“招弓下中山”,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友人离开京城的场景,如同猎人放下弓箭,踏上归隐之路。接下来的“葺屦朝上京”则与之形成对比,暗示友人曾有过朝堂之上的辉煌。

诗人赞美友人的才华超群,“公车何崔嵬,所藉高世名”,表达了对他的敬仰。然而,友人年轻时并无仕途之心,这与“谁言紫阁翁,少小无宦情”相呼应。后来,由于皇帝的重视,他得以在朝廷中大展才艺,受到恩遇。

“至尊重良会,召见开延英”描述了友人受召于重要场合,享受了皇家的盛宴。“食以朱贝柈,沃以碧笋羹”细致描绘了宴席的奢华,显示出友人在朝廷中的地位。然而,这一切并未使他忘却初心,反而更加坚定了归隐的决心。

“一旦上省养,孝感动圣明”赞扬友人以孝道感动了皇帝,得以返回家乡。离别之际,众人依依不舍,仿佛远行千里。“人生有初服,亦欲奠所贞”表达了对友人坚守本心的赞赏。最后,诗人感慨为何会被世俗束缚,只能心中充满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赞美了友人的才华和品德,也表达了对友人归隐选择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毛奇龄

毛奇龄
朝代:清   字:大可   号:秋晴   籍贯: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   生辰:1623—1716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弟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杭州)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猜你喜欢

春草图为黎本端作

出郭登平冈,东原土新沃。

浓烟开萋迷,见此千里绿。

萦纡绿长堤,葱旧满幽谷。

芳情竞为荣,远意如有属。

时光迭代谢,物理相剥复。

屈子骚莫陈,江淹赋谁续。

吾人荆楚秀,旧住东山麓。

娟娟名家子,被服兰与玉。

君无植桃李,桃李眩我目。

君无践荆棘,荆棘伤我足。

眷兹君子心,风薰雨为沐。

培根去芜秽,及此继芳躅。

(0)

除日追和坡诗三首·其二别岁

暮闻岁将别,去矣不复迟。

呼酒持饯之,可饯不可追。

岁来莽何从,岁去茫无涯。

但恐慷慨颜,不如年少时。

谁谓岁去留,不与我瘠肥。

聊同騃竖喜,勿学痴翁悲。

岁去固莫留,岁至亦莫辞。

回看故吾在,努力幸未衰。

(0)

画禽二首·其一

濯濯陇山鸟,雕笼双翠襟。

欲以怀春意,报此主人心。

哀哉寡俦和,寂寂饮孤音。

(0)

丙辰除夕

日日分阴知自惜,未须今夕倍怜人。

镜中土木从形改,地上龙蛇与岁新。

泛蚁且倾残腊酒,闻鸡便属隔年身。

石莲洞里田堪种,负耒还思及早春。

(0)

周中孚六十

文场早岁众相推,却讶明珠屡见遗。

白首书多还授子,青山家在不馀赀。

生徒帐下先闻礼,闾里门前每决疑。

当日汉庭儒术重,伏生九十作经师。

(0)

闻司马双江聂公致政志喜

司马中朝独运筹,静观群策力兼收。

铙笳献捷词多逊,襁褓延恩宠自优。

许国勉承周太保,全身终属汉留侯。

几人拖玉能完璧,回首烟霄楚泽楼。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