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易销木易朽,即山作佛佛乃寿。
五丁风斤齐琢剖,一峰破碎万象有。
四十七尺身独尊,三万六千日何久。
崔浩已死可若何,后之君子扬其波。
黄金易销木易朽,即山作佛佛乃寿。
五丁风斤齐琢剖,一峰破碎万象有。
四十七尺身独尊,三万六千日何久。
崔浩已死可若何,后之君子扬其波。
这首清代诗人李锴的《云冈寺》描绘了云冈石窟的壮观景象,以佛教题材入手,寓言深刻。首句“黄金易销木易朽”暗示世间物质的短暂,与佛法的永恒相对照。接下来,“即山作佛佛乃寿”表达了在自然中雕琢出佛像,使之成为精神寄托,象征佛法长存。诗人通过“五丁风斤齐琢剖,一峰破碎万象有”描绘了雕刻过程中的艰辛和石窟艺术的宏大,展现了云冈石窟的细致入微和丰富多姿。
“四十七尺身独尊”特指某座大型佛像的高大威严,而“三万六千日何久”则强调了岁月的漫长,以此突出佛像历久弥新的意义。最后两句“崔浩已死可若何,后之君子扬其波”,借崔浩之名,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感慨,同时赞美后世贤人能够传承并发扬这种佛教艺术的精神。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精炼的语言,既赞美了云冈石窟的艺术成就,又寓含了对佛法和历史文化的深沉思考。
才晴便雨,试暖翻寒,禁烟时候。
一抹泥金,烘染夕阳林岫。
叹韶光,随逝水,莺花转眼成辜负。
数邮签,恁茫茫过尽,羊肠人首。
西湖曲、钓矶无恙,买片春帆,欲归难聚。
何处封侯,几度陌头杨柳。
忆得今宵灯烬暗,小窗曾梦辽西否。
乍听残,五更风、乳鸦啼又。
渗金艇子,趁青幔风前,载愁容与。
山光鬓影,同斗镜中眉妩。
才听柔声雁橹,已渐入、菱歌深处。
多情晼晚红霞,半带寒烟汀渚。延伫,蘅皋日暮。
托浅浅微波,暗通心愫。沅江香歇,来共水荭花语。
消得斜阳几度,又撩乱、天边孤鹜。
何时约定红栏,看足五湖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