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恋残年漫有情,夜堂烧烛待天明。
不愁老大无同辈,祇觉聪明愧后生。
得岁笑看新旧历,无眠厌听短长更。
香消酒冷人初静,忽报晨鸡第一声。
坐恋残年漫有情,夜堂烧烛待天明。
不愁老大无同辈,祇觉聪明愧后生。
得岁笑看新旧历,无眠厌听短长更。
香消酒冷人初静,忽报晨鸡第一声。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辛亥除夕之夜守岁的场景,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待。首句“坐恋残年漫有情”,表达了作者对即将逝去的一年的眷恋之情,虽然岁月无情,但心中仍怀有不舍与情感。接着,“夜堂烧烛待天明”描绘了守岁时的场景,通过夜晚点燃蜡烛等待新年的到来,展现出人们对于新年新希望的期盼。
“不愁老大无同辈,祇觉聪明愧后生”两句,既表达了作者对老年的坦然接受,又流露出对年轻一代的敬佩与自谦,体现了诗人对人生阶段变化的深刻理解与自我反思。
“得岁笑看新旧历,无眠厌听短长更”则进一步展现了守岁时的心态,既有对新年的喜悦与期待,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厌倦,通过对比新旧年份的交替,反映了诗人对时间的敏感感知。
最后,“香消酒冷人初静,忽报晨鸡第一声”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守岁后的寂静时刻,随着晨鸡的第一声啼鸣,新的一年正式开始,整个场景显得格外宁静而充满希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守岁这一传统习俗背后的文化内涵与个人情感体验。
风雅今谁好。羡翩翩、才华俊逸,如君绝少。
立志欲寻千古业,赢得一时倾倒。
浑笑杀、轻肥年少。
懒向凤池鸣玉佩,且暂来、湖上閒登眺。
招我辈,共长啸。无端便尔催归棹。
立长亭、江风吹面,斜阳低照。
花满昼船诗满袖,玉盏红醪香绕。
更不羡、遨游瀛岛。
此日唱酬俱少壮,便别离、何必增烦恼。
相忆处,听啼鸟。
玉绳低,铜漏咽。人向湘楼别。
似水柔情,此际那堪说。
剧怜碧玉瓜时,丹珠床上,都惆怅、翠华销歇。
真悽绝。持赠九曲连环,临岐莫遣玦。
一望湘波,湘山更重叠。
从教身化湘烟,泪沾湘竹,梦亦逐、潇湘云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