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语金塘水渐秋。遥听菱歌,不见菱舟。
望君何处最销魂,旧日青山,恰对朱楼。
九曲长江天际流。似写相思,难寄新愁。
梦魂几夜可曾閒,鹤子山头。燕子矶头。
雁语金塘水渐秋。遥听菱歌,不见菱舟。
望君何处最销魂,旧日青山,恰对朱楼。
九曲长江天际流。似写相思,难寄新愁。
梦魂几夜可曾閒,鹤子山头。燕子矶头。
这首清代王士禛的《一剪梅·和漱玉词》描绘了一幅秋水长天、离情别绪的画面。开篇"雁语金塘水渐秋"以雁鸣声起,暗示季节转换,金塘水面泛起秋意。接着"遥听菱歌,不见菱舟"通过远处传来的菱歌和消失的菱舟,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人的思念和寻找。
"望君何处最销魂,旧日青山,恰对朱楼"进一步深化情感,主人公在旧日熟悉的青山前,凝视着朱红色的高楼,那是曾经与心上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如今却只能独自凭吊,倍感心碎。
下片"九曲长江天际流。似写相思,难寄新愁"将视线转向壮阔的长江,江水蜿蜒如画卷,仿佛在倾诉无尽的相思之情,然而这滔滔江水却难以承载新的愁绪,增添了无尽的惆怅。
最后两句"梦魂几夜可曾閒,鹤子山头。燕子矶头"以梦境收束,主人公的思绪飘向了鹤子山和燕子矶,这两个地点或许承载了他们的共同记忆,但现实中却只能在梦中相见,表达了深深的无奈和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主人公的离愁别绪和对远方人的深深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