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双双燕》
《双双燕》全文
清 / 李慈铭   形式: 词  词牌: 双双燕

渗金艇子,趁青幔风前,载愁容与。

山光鬓影,同斗镜中眉妩。

才听柔声雁橹,已渐入、菱歌深处。

多情晼晚红霞,半带寒烟汀渚。延伫,蘅皋日暮。

托浅浅微波,暗通心愫。沅江香歇,来共水荭花语。

消得斜阳几度,又撩乱、天边孤鹜。

何时约定红栏,看足五湖风雨。

(0)
鉴赏

此诗《双双燕》由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以细腻笔触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画卷。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与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首先,“渗金艇子”描绘了小船在水面轻轻滑行的情景,金色的光芒映照在船体上,增添了几分奢华与雅致。“趁青幔风前,载愁容与”,则通过“愁容”二字,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相融合,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郁与感慨。

接着,“山光鬓影,同斗镜中眉妩”一句,将山色与人的发丝比作镜子中的美丽眉眼,形象地表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的审美情趣相契合的和谐画面。随后,“才听柔声雁橹,已渐入、菱歌深处”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意境,雁叫声与船桨划水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仿佛是大自然的交响乐,引领着读者深入到宁静而幽深的水乡深处。

“多情晼晚红霞,半带寒烟汀渚”描绘了傍晚时分,红霞与寒烟交织在水边洲渚之上的情景,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蕴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下来,“延伫,蘅皋日暮”则表达了诗人长时间驻足于水边高地,欣赏着夕阳西下的美景,流露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最后,“托浅浅微波,暗通心愫”一句,巧妙地将情感寄托于微波之中,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交流与共鸣。而“沅江香歇,来共水荭花语”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下自然之美的欣赏。整首诗在结尾处以“消得斜阳几度,又撩乱、天边孤鹜”收尾,不仅描绘了夕阳余晖中孤鹜飞翔的画面,更寓意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对情感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慈铭

李慈铭
朝代:清   字:式侯   号:莼客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生辰:1830~1894

李慈铭(1830~1894)晚清官员,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字爱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晚年自署越缦老人。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猜你喜欢

九日次方寺丞韵

木落山凋水见涯,感时短发半苍华。

人陪桓大将军宴,谁管陶潜处士家。

砧动寒衣贫未剪,杯空邻酒贵难赊。

病身索漠如黄蝶,绕匝篱边未有花。

(0)

七和

百家众体皆融液,一字陈言亦铲除。

陋矣小巫步神禹,譬之大战获侨如。

子行给子尚方札,吾自乘吾下泽车。

本是腐儒非磊落,莫嫌窗下注虫鱼。

(0)

移居二首·其一

庭下蔷薇树,花开玉雪毬。

主人明日去,相对似含愁。

(0)

梅花五首·其五

夜来几阵隔窗风,便恐明朝已扫空。

点在青苔真可惜,不如吹入酒杯中。

(0)

梅花

江都车马满斜晖,争赴城南未掩扉。

要识梅花无尽藏,人人襟袖带香归。

(0)

西斋

西斋残月上窗扉,犹记挑灯共撚髭。

欲见阿连惟有梦,老人无梦亦无诗。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