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其三》
《水调歌头·其三》全文
宋 / 夏元鼎   形式: 词  词牌: 水调歌头   押[阳]韵

耳目身之宝,固塞勿飞扬。

存无守有,中间无念以为常。

把定玄关一窍,视听尽收归里,坎兑互堤防。

寤寐神依抱,形气两相忘。圆陀陀,光烁烁,貌堂堂。

分明真我,罔象里全彰。

此即非空非色,自是本来面目,阴鼎炼元阳。

出世真如佛,馀二莫思量。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水调歌头·其三》,作者夏元鼎是宋代的道教诗人。诗中以道家修炼的视角,探讨了身心修养与内在精神世界的和谐统一。"耳目身之宝,固塞勿飞扬"强调保持感官的清净,不被外界所扰。"存无守有,中间无念以为常"则阐述了内心的平静与空灵,去除杂念,保持自然状态。

"把定玄关一窍,视听尽收归里,坎兑互堤防"运用象征手法,描述了对内心深处的洞察和防护,坎兑代表阴阳平衡。"寤寐神依抱,形气两相忘"进一步表达了修炼者在梦境与清醒时都保持精神与身体的合一。

"圆陀陀,光烁烁,貌堂堂"描绘了修炼者内在光明照人,外在形象庄重。"分明真我,罔象里全彰"揭示了个体的真实自我在无象无形的状态下得以显现。"此即非空非色,自是本来面目,阴鼎炼元阳"点明修炼的目标是超越世俗的表象,达到阴阳调和的境界。

最后两句"出世真如佛,馀二莫思量"表达了出世超脱的佛教般心境,认为真正的觉悟超越了世间的一切思考和比较。整首诗体现了夏元鼎融合儒释道三家思想的修道哲学。

作者介绍

夏元鼎
朝代:宋

夏元鼎[约公元1201年前后在世]字宗禹,永嘉(今浙江永嘉)人。南宋时期人。 
猜你喜欢

鹊桥仙.题红绿梅

江南江北,水边月下、一样横斜疏影。

昨宵花底独寻诗,又惊得、霜禽梦醒。

香生绛雪,寒生翠袖,绝似罗浮仙境。

折枝欲寄垄头云,应不怕、东风吹尽。

(0)

意难忘.秋萤

雨过烟斜,看流光几点,度叶穿花。

迎风同蛱蝶,映水傍蒹葭。

更欲定,耀初加,帘幕那堪遮。

又助来、天阶夜色,小扇轻挝。伤心莫问隋家。

恨已无腐草,但有昏鸦。微光应未久,往事已堪嗟。

些小影,莫频誇,待欲惜秋华。

有瘦生、一编夜读,相对笼纱。

(0)

菩萨蛮

韡纹皱碧波千顷,几痕疏雪摇秋影。

鸥梦入苍茫,仙乡即水乡。

轻烟笼晚翠,山意慵如睡。

何处避秦人,行吟独苦辛。

(0)

相见欢

闻鸡起舞吾庐,读奇书。记得年时拔剑斫珊瑚。

乡雁断,乌云暗,锁荒居。听尽海潮悽壮心孤。

(0)

八归.辛酉冬至夕汉皋客楼感怀

加餐健饭,自家调护,荆楚岁晚乍警。

短篱照眼南枝放,却忆红窗雪夜,妆残花靓。

老去兰成犹万里,算两字功名昼饼。

千万看枕上关山,灯下早霜鬓。

塞雁一声过也,云昏水乱,惊起独眠清影。

玉人应念,今宵何处,那惯翠樽孤引。

最消魂时候,岸上黄昏水楼静。

繁华歇,曲终人散,月小山高,江风吹酒醒。

(0)

虞美人.乙未八月偕道清泛游西湖曲院间波清露冷红藕已稀昼船荡月残荷三两麦小云团赏之

玉入睡起愁何在,只觉流光改。

江莲开尽野塘中,冷露无声暗里泣秋红。

捲帘烧烛船来去,香满西湖雨。

月明如水浸云房,何处冰肌玉骨自清凉。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