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虞美人.乙未八月偕道清泛游西湖曲院间波清露冷红藕已稀昼船荡月残荷三两麦小云团赏之》
《虞美人.乙未八月偕道清泛游西湖曲院间波清露冷红藕已稀昼船荡月残荷三两麦小云团赏之》全文
清 / 杨圻   形式: 词

玉入睡起愁何在,只觉流光改。

江莲开尽野塘中,冷露无声暗里泣秋红。

捲帘烧烛船来去,香满西湖雨。

月明如水浸云房,何处冰肌玉骨自清凉。

(0)
鉴赏

这首清代杨圻的《虞美人》描绘了西湖秋夜的静美与凄凉。"玉入睡起愁何在",诗人以玉喻人,表达主人公在秋夜醒来后的淡淡愁绪,不知所踪。"只觉流光改",暗示时光流转,季节更替,让人感到岁月的无情。

"江莲开尽野塘中,冷露无声暗里泣秋红",写尽了荷花凋零的景象,冷露无声地打湿残荷,仿佛在低泣秋天的红艳不再。此处寓情于景,透露出淡淡的哀伤。

"捲帘烧烛船来去,香满西湖雨",画面转为夜晚,诗人卷起窗帘,点燃蜡烛,小船在雨中穿梭,湖面上飘散着荷花的香气,营造出一种朦胧而诗意的氛围。

最后两句"月明如水浸云房,何处冰肌玉骨自清凉",以月光比作清水,照耀着云雾缭绕的水面,烘托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意境。"冰肌玉骨"形容西湖的清雅,"自清凉"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超然物外的清凉心境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西湖秋夜的静美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杨圻

杨圻
朝代:清

杨圻(1875——1941),初名朝庆,更名鉴莹,又名圻,字云史,号野王,常熟人,年二十一,以秀才为詹事府主簿,二十七为户部郎中。光绪二十八年(1902)举人,官邮传部郎中,出任英属南洋领事。入民国,任吴佩孚秘书长,亦曾经商。抗日战争爆发,居香港,病卒。
猜你喜欢

寄姚文光

白鹤江头白鹤村,水芳沙暖有名园。

溪南九月黄花信,欲觅餐英夜过门。

(0)

题江海看云卷三首·其三

我爱看云客,江行复渡江。

东风一夜雨,梦绕紫荆窗。

(0)

辛丑归途中绝句五首·其一

忽忆乘高躅,因知溯急流。

陶潜初罢令,李广不封侯。

(0)

初夏八首·其二

竹粉轻过院,秧针短出潮。

瘦筇妨草耳,高屐距山腰。

(0)

番阳察院课种竹

偶来种竹当公事,此去成林知好看。

春雨龙孙过墙起,月明凤羽满溪寒。

恍疑台殿临淇水,旋着阑干护石坛。

欲报所思频怅望,自将颜色比琅玕。

(0)

九日山居客至以大风不遂登高因次李空同集韵

泽国风涛郁未开,长缘病骨懒登台。

无期远客还能至,有几重阳得再来。

黄菊自应篱下看,清霜如为镜中催。

当年空负凌云气,独把茱萸首重回。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