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斋临镜澜,涵漪清可爱。
仰观俯而察,古稽文与佩。
颜之曰画舫,讵学襄阳再。
譬如亘大地,咸知水以载。
何屋而非舟,舟宁独此在。
谁能具达观,于斯悟津逮。
芸斋临镜澜,涵漪清可爱。
仰观俯而察,古稽文与佩。
颜之曰画舫,讵学襄阳再。
譬如亘大地,咸知水以载。
何屋而非舟,舟宁独此在。
谁能具达观,于斯悟津逮。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画舫斋内临镜观澜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宇宙万物的深刻思考。
首句“芸斋临镜澜,涵漪清可爱”描绘了画舫斋内,面对水面,镜面般的平静湖面上波光粼粼,清雅宜人。接下来“仰观俯而察,古稽文与佩”则表达了作者不仅从视觉上欣赏美景,更深入地思考其背后的历史文化意义,仿佛在探寻古人留下的痕迹与智慧。
“颜之曰画舫,讵学襄阳再”中,“画舫”不仅指真实的船只,也象征着艺术与生活的融合,作者借此表达自己并非单纯模仿他人,而是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和追求。“譬如亘大地,咸知水以载”则进一步阐述了水作为承载万物的媒介,引申出宇宙万物相互依存、和谐共处的哲理。
“何屋而非舟,舟宁独此在”则以舟喻屋,强调了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找到自我价值和存在的意义,体现了作者的豁达与超脱。
最后,“谁能具达观,于斯悟津逮”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能具备全面而深刻的洞察力,在这样的环境中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和宇宙的奥秘,充满了对人生智慧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哲理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生活、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中郎有女能传业,伯道无儿可保家。
偶到匡山曾住处,几行衰泪落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