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李二十八夜次襄城》
《同李二十八夜次襄城》全文
唐 / 韩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周楚仍连接,川原乍屈盘。

云垂天不暖,尘涨雪犹乾。

印绶归台室,旌旗别将坛。

欲知迎候盛,骑火万星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óngèrshíxiāngchéng
táng / hán

zhōuchǔréngliánjiēchuānyuánzhàpán
yúnchuítiānnuǎnchénzhǎngxuěyóuqián

yìnshòuguītáishìjīngbiéjiāngtán
zhīyínghòushènghuǒwànxīngzǎn

翻译
周朝和楚国相连,河流山川曲折蜿蜒。
乌云低垂,天空仿佛不觉温暖,尘土飞扬,积雪却已干涸。
官印和绶带回归朝廷,旗帜在将军的营坛上告别。
想要了解迎接的盛况,只见无数火把如同繁星般密集。
注释
周楚:指周朝和楚国。
连接:相连不断。
川原:河流山川。
乍屈盘:突然弯曲盘旋。
云垂:乌云低垂。
天不暖:天空不觉得暖和。
尘涨:尘土飞扬。
雪犹乾:积雪已经干涸。
印绶:官印和绶带,古代官员的象征。
归台室:回归朝廷。
旌旗:旗帜。
别将坛:将军的营坛。
迎候:迎接。
盛:盛大。
骑火:骑马的人举着火把。
万星攒:像星星一样密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战事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军事行动的描述,展现了边疆地区严酷的自然条件和紧张的战争氛围。

“周楚仍连接,川原乍屈盘。” 这两句开篇便勾勒出一片广阔而崎岖的地貌,用以表达诗人对这片土地的观感。"云垂天不暖,尘涨雪犹乾" 描述了天气的严寒和干燥,以及战争带来的混乱与荒凉。

“印绶归台室,旌旗别将坛。” 这两句则转向军事行动,"印绶"指的是官印或兵符,"台室"可能是指军中用以守望的高台或指挥所在之处。"旌旗"指的是战旗,"别将坛"则是指送别出征的将领。

“欲知迎候盛,骑火万星攒。” 这两句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军事行动的期待和盛况的描绘,"骑火"形象强烈,传递着紧迫与激烈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战争场面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边塞地区的荒凉与紧张,以及战士们即将迎接的战斗生活。

作者介绍
韩愈

韩愈
朝代:唐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生辰:768~824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
猜你喜欢

赠别君英

相去十五里,不来几半年。

知君有农事,疏我话诗篇。

置石桐阴涧,开门海口天。

老人愁此别,把酒菊丛边。

(0)

感怀

时事传来日日新,信疑相半向谁询。

一寒一暑成吾老,多雨多愁过却春。

酒畔暂休无限事,花前难买自由身。

百年犹有四十在,须见升平作幸民。

(0)

寄正仲

相对石屏风,相邀石老翁。

鱼游山影里,鸟睡水声中。

诗卷行未了,书囊倒不空。

笭箵君莫忘,犹约待秋风。

(0)

和亦翁韵

斜日照疲蹇,茅茨葺未成。

觇梅天气好,卧雪梦魂清。

叶脱悬星大,溪长去火明。

诗翁如退将,谁守五言城。

(0)

题杏花翠羽

物色春来多入画,赵昌片幅落吾家。

翠禽欲起还休去,可是多情为杏花。

(0)

晨起嚼雪老齿生冰亦一快事

布衾温燠似春晴,睡足窗前一鸟鸣。

起挽梅梢拈雪嚼,五行谁带许多清。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