荏苒芳时成惜别。待捲虾须,春梦愁轻切。
绡帐微风吹半褶。绿杨枝上残星灭。
晓唱玲珑声未绝。郎去迢迢,才过清明节。
窗畔丁香愁百结。秭归过处啼难歇。
荏苒芳时成惜别。待捲虾须,春梦愁轻切。
绡帐微风吹半褶。绿杨枝上残星灭。
晓唱玲珑声未绝。郎去迢迢,才过清明节。
窗畔丁香愁百结。秭归过处啼难歇。
这首清代邹祗谟的《蝶恋花·春晓,用大樽韵》描绘了一幅春日离别的伤感画面。"荏苒芳时成惜别",开篇即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和即将来临的离别的惋惜。"待捲虾须,春梦愁轻切",通过比喻轻盈的梦丝,暗示了主人公在梦境中也难以摆脱离别的愁绪。
"绡帐微风吹半褶",细致地描绘了纱帐随风轻轻摇曳的情景,与"绿杨枝上残星灭"相呼应,营造出清晨的宁静与凄凉,暗示着主人公在黎明时分还在回味昨夜的梦境,而窗外的绿杨和消逝的星光则增添了离别的寂寥。
"晓唱玲珑声未绝",写的是女子清晨的歌声,虽然婉转悠长,但未能留住即将远行的爱人,"郎去迢迢,才过清明节"进一步揭示了离别的时间节点,清明时节本是扫墓祭祖的日子,更添离别的哀伤。
最后两句"窗畔丁香愁百结。秭归过处啼难歇"以丁香的繁花象征愁绪纷繁,而女子的哭泣声仿佛随着爱人远去的秭归之路,长久不息,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无尽的悲愁。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早晨的景色,通过情感丰富的细节,展现了主人公对离别的深深哀愁,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王公昔壮年,已作衰翁叹。
古来多志士,念此不能旦。
嗟余何为者,忽忽甘寝饭。
故书翻手忘,神情日疏散。
前途虽绵邈,初心如可办。
云何十年外,低徊犹有惮。
蟋蟀鸣我阶,秋风岁将宴。
日月岂待人,及今当自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