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锁纤英。道江梅标格,同谱堪评。
丹炉罢炼,数枝融蜡初成。
娇黄蘸水做道妆,浅色衣轻。
教错见,花参酒,入清芬,欲引朝酲。遥怜挂磬无声。
但情芳意蜜,偷递春程。枯蝉剩叶,二分月浅江城。
丁香嫁了,怕暗中雨结愁生。
云外影,谁传信,使青禽,翠渺参横。
香锁纤英。道江梅标格,同谱堪评。
丹炉罢炼,数枝融蜡初成。
娇黄蘸水做道妆,浅色衣轻。
教错见,花参酒,入清芬,欲引朝酲。遥怜挂磬无声。
但情芳意蜜,偷递春程。枯蝉剩叶,二分月浅江城。
丁香嫁了,怕暗中雨结愁生。
云外影,谁传信,使青禽,翠渺参横。
这首《汉宫春·腊梅》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姚华所作,以腊梅为题材,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韵味和意境。词中的“香锁纤英”描绘了梅花的清香与娇嫩,“丹炉罢炼”象征着梅花经过寒冬的洗礼,如同炼丹后的洁净。“娇黄蘸水做道妆”形象地写出梅花的色泽与姿态,浅色衣轻则显其清雅脱俗。
接下来,“花参酒,入清芬,欲引朝酲”表达了梅花香气能提神醒酒,暗示其清新宜人的特质。词人又通过“遥怜挂磬无声”表达对梅花无声胜有声的赞美,以及“情芳意蜜,偷递春程”传递出梅花传递春意的微妙情感。
下半部分,“枯蝉剩叶,二分月浅江城”描绘了冬夜的寂静和月光下的江城,与腊梅的孤寂形成对比。“丁香嫁了”暗喻梅花凋零,而“怕暗中雨结愁生”则寓言了诗人对梅花命运的担忧。最后,“云外影,谁传信,使青禽,翠渺参横”以神秘的意象收尾,留下想象空间,给人以余韵悠长之感。
整体来看,姚华的这首词以腊梅为载体,融合了咏物抒怀与象征寓意,展现了词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
看取主人无俗调,风前喜御夹衣凉。
竞邀三五最圆魄,知比寻常特地光。
艳曲旋教皆可听,秋花虽种未能香。
曾非恶少休防准,众寡而今不易当。
极目天如画。水花中、涌出莲宫,翠楹碧瓦。
胜景中川金焦似,勒石□□□□。
尚隔浦、风烟不跨。
妖蜃自降真歇手,涨平沙、妙补乾坤罅。
双寺合,万僧夏。东西塔影龙分挂。
夜无云、点点一天,星斗相射。
七十二滩声到海,括橹瓯帆上下。
泣不为、琵琶声哑。
故寝荒凉成一梦,问来鸥、去鹭无知者。
烟树湿,怒涛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