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成桃李满皇都,懒逐风尘走宦途。
林下一人方入会,山中九老不成图。
鸟呼笔冢云烟起,□□诗坛草木枯。
欲问流芳在何处,高冈真有凤凰雏。
栽成桃李满皇都,懒逐风尘走宦途。
林下一人方入会,山中九老不成图。
鸟呼笔冢云烟起,□□诗坛草木枯。
欲问流芳在何处,高冈真有凤凰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韩雍所作的《挽国子邹检讨》。诗中表达了对邹检讨的敬仰和对其辞世的哀悼之情。首句“栽成桃李满皇都”描绘了邹检讨教育有方,培养出众多才俊,遍布朝廷的情景,显示出其教书育人的丰硕成果。次句“懒逐风尘走宦途”则暗示了邹检讨淡泊名利,选择在林下过清静生活,不追求仕途浮沉。
第三句“林下一人方入会”,进一步强调邹检讨的隐逸之志,他虽身处林下,但精神却融入了学术团体,显示出其深厚的学识和影响力。第四句“山中九老不成图”则以“九老”象征邹检讨的德高望重,他的形象无法简单描绘。
第五句“鸟呼笔冢云烟起”通过自然景象,寓言邹检讨的学问如云烟般深远,而“□□诗坛草木枯”可能暗示着他的离去使得诗坛失去了生机。最后一句“欲问流芳在何处,高冈真有凤凰雏”表达了对邹检讨身后声誉的肯定,认为他的精神如同凤凰雏鸟般将在高冈上永存,流芳百世。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缅怀学者的挽诗,赞美了邹检讨的人格魅力和学术贡献,同时也寄托了对后辈的期许。
并刀剪出淞水纹,黄琉璃滑净无尘。
华清日高海棠睡,一片温玉沉秋云。
花房昼脱守宫的,珊瑚反挂潇湘裙。
掖庭展转出坊肆,馀脂犹在香氤氲。
腐儒白首青蒲荐,十度摩挲眼惊见。
寒色平铺四丈馀,虚堂尽敛白纨扇。
骨冷魂清抱雪眠,梦回每出松风院。
少陵广厦千万楹,白家大被盖遍洛阳城。
安得此席如此被,眠尽西华道上尘土热中人。
肺腑如冰舌不鸣,三空九陌殷雷声。
士老不曾官,女老不曾媒。
无媒知真性,不官见隐才。
守道七十载,寂寞类寒灰。
逢山遍瑑句,得黍即衔杯。
笔绝知麟获,人亡为国哀。
科斗馀文字,残书化草莱。
马鬣封三尺,文翁安在哉。
空斋遗杖履,长叹续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