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巾藜杖白云间。有兴即跻攀。
追思往昔如梦,华毂也曾丹。尘自扰,性长闲。
更无还。达如周召,穷似丘轲,祗个山山。
练巾藜杖白云间。有兴即跻攀。
追思往昔如梦,华毂也曾丹。尘自扰,性长闲。
更无还。达如周召,穷似丘轲,祗个山山。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追寻自然之美的意境。"练巾藜杖白云间",开篇即以飘逸之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与向往。"有兴即跻攀"显示出一种不羁的探索精神,对高远目标的不断追求。
"追思往昔如梦"表达了一种淡然若失的态度,过去的繁华荣耀,如同一场梦境般虚幻。"华毂也曾丹"则是对过往辉煌生活的一种反思,尽管曾经拥有过辉煌,但现在却不再追求。
"尘自扰,性长闲"说明了诗人对于俗世纷扰的淡然态度,以及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悠闲。"更无还"则是对过去生活的一种放下,不再有所留恋。
最后两句"达如周召,穷似丘轲,祗个山山"通过历史上的伟人来比喻诗人的高洁品格和坚持自我,尽管外界环境多变,但内心的信念不受干扰,如同一座座孤立的山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对过去生活的反思,以及对个人品质的坚守,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路历程。
风掀篱落尽攲倾,夜半铜壶冻已生。
塞雁冲寒云路杳,林乌啼晓梦魂惊。
贫探龙颔嗟无策,愁望鸰原祗搅情。
拟学高斋枯淡叟,不妨姓字且双行。
江城夏六月,大旱草木黄。
稽首文殊师,驾言天池阳。
为乞一斗水,普救千里伤。
微云生宝髻,法雨遍大荒。
霈为一尺霖,化作三日凉。
老人不耐暑,内热煎中肠。
吹以碧落风,灌以丹露浆。
我有方丈室,彩榜名妙香。
呼我四君子,聊与之徜徉。
朝凭共乌几,夜宿同方床。
永结无情欢,此乐殊未央。
荣瘁不改观,死生知有常。
岂不贤俗子,与世随低昂。
翻手覆手间,此道宁久长。
愿我四玉友,永言不相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