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功各已收,岁事得相佐。
为欢恐无及,假物不论货。
山川随出产,贫富称小大。
寘盘巨鲤横,发笼双兔卧。
富人事华靡,綵绣光翻座。
贫者愧不能,微挚出舂磨。
官居故人少,里巷佳节过。
亦欲举乡风,独唱无人和。
农功各已收,岁事得相佐。
为欢恐无及,假物不论货。
山川随出产,贫富称小大。
寘盘巨鲤横,发笼双兔卧。
富人事华靡,綵绣光翻座。
贫者愧不能,微挚出舂磨。
官居故人少,里巷佳节过。
亦欲举乡风,独唱无人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村岁末的温馨画面。开篇“农功各已收,岁事得相佐”表明农业劳作已经结束,人们在年终时互相帮助,共同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这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一个传统美德,体现了社区内部的和谐与合作。
“为欢恐无及,假物不论货”则表现出人们在节日期间对快乐的渴望,以及借用他物而不计较的豁达。这里的“假物”可能是指借来的食材或器具,用以丰富庆祝活动,而“不论货”正是这种互相帮助、共同欢庆的心态写照。
接下来的“山川随出产,贫富称小大”和“寘盘巨鲤横,发笼双兔卧”则描绘了农村丰收后的景象。山川自然的恩赐让人们能够享受到丰富的食物,而这种丰收也让贫富差距得以体现,但在这样的节日里,大家都能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庆祝。
“富人事华靡,綵绣光翻座”和“贫者愧不能,微挚出舂磨”则对比了富人与贫人的庆祝方式。富人能够举办奢侈的宴席,而贫穷的人们则只能勉强凑合一些简单的食物来过节。
最后,“官居故人少,里巷佳节过”表达了诗人在外地为官,感受到乡愁和对家乡的怀念。诗中的“独唱无人和”则体现出诗人孤独的心情,以及他渴望得到家乡人们的回应。
这首诗通过对岁末农村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故土和传统节日的深厚情感,同时也反映出社会上的贫富差距和个人在异乡的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