醮罢星辰校绿章,虚坛夜夜降祠光。
白鸾骑得朝天去,手把芙蓉侍紫皇。
醮罢星辰校绿章,虚坛夜夜降祠光。
白鸾骑得朝天去,手把芙蓉侍紫皇。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庄严肃穆的仙境景象。首句“醮罢星辰校绿章”,以“醮”字开篇,暗示了某种宗教仪式或祭祀活动的结束,星辰与绿章相映,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虚坛夜夜降祠光”,描述了夜晚祭坛上光芒四射的景象,虚坛意味着空灵、超脱的境界,祠光则象征着神圣的力量与光辉。
“白鸾骑得朝天去”,白鸾,常被视为仙界的使者或仙人的坐骑,此句形象地描绘了仙人驾乘白鸾飞升至天界的情景,充满了浪漫与幻想。最后,“手把芙蓉侍紫皇”,“芙蓉”在此处可能象征着纯洁、高贵,而“紫皇”则是古代神话中的天帝,此句表达了仙人在天界侍奉天帝的情景,既展现了仙人的尊贵地位,也体现了对天道的敬畏与遵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仙境世界,表达了对神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宇宙自然的深刻感悟。
日日登楼,一换一番春色,者似卷如流春日,谁道迟迟?
一片野风吹草,草背白烟飞。
颓墙左侧,小桃放了,没个人知。
徘徊花下,分明记得,三五年时。
是何人,挑将竹泪,黏上空枝。
请试低头,影儿憔悴浸春池。
此间深处,是伊归路,莫惹相思。
疏帘卷春晓,胡蝶忽飞来。
游丝飞絮无绪,乱点碧云钗。
肠断江南春思,粘着天涯残梦,剩有首重回。
银蒜且深押,疏影任徘徊。罗帷卷,明月入,似人开。
一尊属月起舞,流影入谁怀?
迎得一钩月到,送得三更月去,莺燕不相猜。
但莫凭阑久,重露湿苍苔。
山横眉黛浅,云拥髻鬟愁。
天香笑携满袖,曾向广寒游。
素腕光摇宝钏,金缕声停象板,歌罢不胜秋。
十指露春笋,佯整玉搔头。记钱塘,朝载酒,夜藏钩。
青衫断肠司马,消减旧风流。
三百六桥春色,二十四番花信,重会在苏州。
水调按新曲,明月照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