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普陀山前寺联》
《普陀山前寺联》全文
清 / 实诚   形式: 对联

即心即佛,但从彼岸问迷津,渡头宝筏开时,慈航有路;

是色是空,诚向兹山瞻法相,洞口祥云护处,变化无方。

(0)
鉴赏

此联以禅理入对,巧妙地将佛教思想与自然景观融合,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意境。

“即心即佛”一语出自《华严经》,强调心性与佛性的统一,认为每个人的心性本具佛性,通过修行可以觉悟成佛。此句在联中寓意着普陀山前寺作为佛教圣地,不仅外在建筑庄严,内在更蕴含着引导信众觉悟成佛的智慧和力量。

“但从彼岸问迷津,渡头宝筏开时,慈航有路”描绘了一幅渡海求道的场景。彼岸象征着解脱的彼岸世界,迷津则指人生中的困惑与迷茫。宝筏和慈航分别代表了佛法的指引和慈悲的航程,意味着在普陀山前寺,信众可以通过佛法的教导找到解脱之路,摆脱人生的困惑与痛苦。

“是色是空,诚向兹山瞻法相,洞口祥云护处,变化无方”则进一步阐述了佛法的深邃与普陀山的神圣。色与空是中国哲学中关于现象与本质的讨论,“色”指物质世界,“空”则指事物的本质或超越层面。此句表达的是,无论世间万物如何变化,都应以一颗清净心去看待,寻找其中的真理。普陀山作为佛教圣地,其山洞口的祥云不仅象征着自然界的美好,也寓意着佛法的庇护与引导,使得信众在面对生活的变化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智慧,灵活应对各种情境。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通过精炼的语言,展现了普陀山前寺作为佛教圣地的独特魅力,以及佛法对于人们心灵的启迪与指引,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精神追求的重视。

作者介绍

实诚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登尧峰

已从■泉游,复向尧峰去。尧峰眇何所,氓俗不知处。

披拂强追寻,疲苶窘凌遽。

息喘倚茂松,济胜犯零露。

积石拥近蹊,飞岚护遥树。

仰观天宇垂,俯睨河流注。

石湖尚波澜,洞庭但烟雾。

游子多悲怀,触景增远慕。

微迹既漂泊,流年复迟暮。

半生仅一来,百龄能几度。

回驾怅难淹,又复首前路。

(0)

清冷山

万仞寒容尺度量,巍然亘古独苍苍。

三秋风露松梢月,九夏林泉石上霜。

野径晴烟笼树白,危峰暮霭接天黄。

我游乘兴吟魂爽,浪欲骑鹏谒帝乡。

(0)

新山别馆十景·其六清溪落雁

清溪溪口荻花秋,底事年年伴白鸥。

北去不辞书帛寄,南来非为稻粱谋。

荒烟渺渺长桥外,落叶萧萧古渡头。

见说洞庭风月好,碧波千顷少渔舟。

(0)

雪中骑牛拜米南宫墓

少年不解事,买骏轻千金。

何如小黄犊,踏雪空山深。

小小双牧童,吹笛穿松林。

醉拜南宫墓,地下有知音。

(0)

癸卯元日晴继复雪亦不废出谷日复晴归乡涂宿上元观灯野庙随所赋得十绝·其八

雪后蒿菘旋作青,村家沽酿白于银。

山中未见新年历,閒剪桃梢试立春。

(0)

次云林韵题耕云东轩读易图三首·其三

云林点笔染秋山,往道荆关今又还。

别去相思无可记,开缄时见墨纤纤。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