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荷蓑笠,居然农丈人。
野功休晏岁,山事起初春。
雨气横林半,烟光出水滨。
莺声那不早,开我笑颜新。
白首荷蓑笠,居然农丈人。
野功休晏岁,山事起初春。
雨气横林半,烟光出水滨。
莺声那不早,开我笑颜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农在春天开始时耕作的情景,充满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人在自然界的劳作与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适应。
首句“白首荷蓑笠”,形象地刻画了老农的形象,头戴蓑笠,手持农具,满头白发,展现了一种岁月的沉淀与生活的沧桑感。接着,“居然农丈人”一句,点明了人物的身份,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自豪与满足的情感。
“野功休晏岁,山事起初春。”这两句描述了农人在年末休息,而在春天开始忙碌的场景,体现了农事的季节性特点,也暗示了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雨气横林半,烟光出水滨。”描绘了春雨初降,湿润的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气息,远处的树林被雨雾笼罩,近处的水面泛起轻烟,一幅清新宜人的春日景象跃然纸上。
“莺声那不早,开我笑颜新。”最后两句通过黄莺的啼鸣,不仅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希望。黄莺的歌声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唤醒了沉睡的大地,也唤醒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欢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老农春耕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以及对生命、自然和劳动的赞美之情。
钱君手出画梅卷,零风点雪寒芳敛。
老干横生色如铁,空山月抹孤根远。
古今谁得傅梅神,开卷琼英寒逼人。
漫誇范致能为谱,长老华光差得真。
一幅一枝不为少,逐毫乱落夺天巧。
影灭香消破碧虚,含飙出雾何缥缈。
逋翁湖山诗思清,扬州东阁最含情。
瘦花数点应难谢,不受江南笛里声。
上清真人天上来,云收雾敛天门开。
手持玺书归故里,琼琚玉佩相追陪。
堂上老仙千岁寿,喜儿归来酌春酒。
帝命建尔于上公,老仙拜前儿拜后。
古来子贵父母荣,今见恩荣萃一门。
紫衣玉带照华发,金冠瑶简明朝暾。
人间五福谁能备,岁晚寒香满天地。
真人妙行我所知,曾是玉皇香案吏。
卖花声晓穿深巷,枝枝微带珠露。
谁家买向妆台去,可伴玉人钗股。
看楚楚,压鬓影,鬟丝倭堕增眉妩。
秾芬暗度,爱艳紫斜红,轻苞密瓣,细蕊绽金缕。
浑疑是,杨柳堤边殿女,绛仙独饶情绪。
漫言秀色加餐饭,直得隔帘凝伫。
还记取,把蜀锦,缝囊冰麝同他贮。
裙腰系处,傍弱骨柔肤,魂消一盼,莫被那人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