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下鹭鸶三十只。水田漠漠秧深碧。
晶盘粘粟影玲珑,呈瑶席。香尘辟。
墨海屏山随所历。
高下鹭鸶三十只。水田漠漠秧深碧。
晶盘粘粟影玲珑,呈瑶席。香尘辟。
墨海屏山随所历。
这首《天仙子·咏水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仙花的美丽与香气,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先,“高下鹭鸶三十只。水田漠漠秧深碧。”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在广阔的水田中,三十只鹭鸶或高或低地飞翔,它们的身影映照在碧绿的秧苗之上,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鹭鸶的飞翔与秧苗的深碧相互映衬,构成了一种和谐而宁静的美。
接着,“晶盘粘粟影玲珑,呈瑶席。香尘辟。”这几句进一步渲染了水仙花的美丽与香气。晶莹剔透的盘中,粟粒般的水仙花影显得玲珑剔透,仿佛是瑶池中的珍品,令人向往。水仙花的香气弥漫开来,驱散了周围的尘埃,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这里通过“瑶席”和“香尘辟”的描绘,不仅突出了水仙花的高贵与香气的迷人,也暗示了其超凡脱俗的气质。
最后,“墨海屏山随所历。”这句话则以“墨海屏山”为喻,形象地表达了水仙花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无论是深邃的墨海还是巍峨的屏山,水仙花都能随遇而安,以其独有的美丽与香气,点缀着每一处风景。这不仅体现了水仙花的适应力与生命力,也寓意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无限赞美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水仙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美丽与香气,以及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力与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