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受主恩归,当朝似者稀。
玉壶分御酒,金殿赐春衣。
拂席流莺醉,鸣鞭骏马肥。
满台簪白笔,捧手恋清晖。
独受主恩归,当朝似者稀。
玉壶分御酒,金殿赐春衣。
拂席流莺醉,鸣鞭骏马肥。
满台簪白笔,捧手恋清晖。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得到皇帝恩赐后,准备离开京城返回地方的场景。诗中充满了对皇恩的感激之情和对即将到来的美好生活的憧憬。
“独受主恩归,当朝似者稀。”表达了官员因得到特殊恩典而感到荣幸,这样的宠遇在当时是罕见的。这里既表现了皇帝的仁慈,也突出了诗人个人的幸运。
“玉壶分御酒,金殿赐春衣。”则具体描绘了皇帝赏赐的情形,玉壶和金殿象征着皇宫的富丽,而御酒和春衣则是皇帝恩惠的具体体现。这两句通过对物质享受的细腻描写,增添了一份奢华和温暖。
“拂席流莺醉,鸣鞭骏马肥。”诗人在接下来的行程中,似乎已经沉浸于即将到来的悠闲生活之中。拂席,即整理坐席,流莺则是指鸟儿的歌声,这里暗示了一种安逸自得的情景。而鸣鞭和骏马肥,则预示着旅途中的舒适与速度。
“满台簪白笔,捧手恋清晖。”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书卷(白笔)依旧的喜爱,以及对即将到来的春光(清晖)的向往。这里透露出诗人对文化生活和自然美景的深厚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物质享受、精神追求以及对未来生活憧憬的多层次描写,展现了一个温馨而又奢华的画面,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满足与喜悦。
苦海有船长七尺,不用施篙还挂席。
顺风能去逆风回,随流直至无生国。
华亭船子笑呵呵,满眼波涛奈若何。
从此到江吴地尽,分明隔岸越山多。
吴越山川行已惯,随缘取足随缘办。
嫩冬瓜煮鳖裙汤,新粟米炊鱼子饭。
快矣哉,快矣哉,殷勤报语老宗雷。
及早回舟归去也,莫教红日下香台。
山庵有钟复有鼓,厥声可闻不可睹。
我来欲借一回看,问取灵泉老庵主。
主人手执须弥椎,共上千峰万峰去。
分明三片顽石头,觌面相逢能解语。
噌吰铛鞳盈虚空,老树作风山作雨。
风从何起雨何来,万籁消声自终古。
钟未鸣,鼓未响,灯笼触露柱。
钟乍鸣,鼓乍响,狸奴与白牯。
钟不鸣,鼓不响,木人逢石女。
千里相逢休错举,扣石三声君自取。
之子初生时,予发如髹漆。
之子入学年,予发数茎白。
去岁子能文,予发白拣黑。
今年子远游,予发无拣择。
子如哉生明,我如旁死魄。
盈虚会有期,日月不相息。
少壮贵及时,老大良可惜。
之子何所之,湖南岭之北。
之子何所为,去家亲讲席。
昨暮理琴书,今朝事行役。
再拜别二人,依恋两难释。
受命行出门,一日三记忆。
阿爷命阿儿,寸阴如尺璧。
阿母命阿儿,努力加餐食。
耿耿方寸中,悠悠行路客。
路逢白发僧,记得曾相识。
长歌送远人,怅然念今昔。
壮哉大鹏雏,高举奋六翮。
云垂鹏背轻,天高鹏路直。
行矣莫淹留,帝乡在咫尺。
当从阮江翁,并驾朝天舄。
《送吴宗猷从伯氏芥舟之阮江受学》【明·成鹫】之子初生时,予发如髹漆。之子入学年,予发数茎白。去岁子能文,予发白拣黑。今年子远游,予发无拣择。子如哉生明,我如旁死魄。盈虚会有期,日月不相息。少壮贵及时,老大良可惜。之子何所之,湖南岭之北。之子何所为,去家亲讲席。昨暮理琴书,今朝事行役。再拜别二人,依恋两难释。受命行出门,一日三记忆。阿爷命阿儿,寸阴如尺璧。阿母命阿儿,努力加餐食。耿耿方寸中,悠悠行路客。路逢白发僧,记得曾相识。长歌送远人,怅然念今昔。壮哉大鹏雏,高举奋六翮。云垂鹏背轻,天高鹏路直。行矣莫淹留,帝乡在咫尺。当从阮江翁,并驾朝天舄。
https://shici.929r.com/shici/s3y6wy.html
战月吟魂夜独醒,十年不到此孤亭。
倒浮下界山沈海,直寄高空意入冥。
乍出洞天箫管寂,忽当洪渤露华泠。
官舟未许迟清话,狂简何人慰鹤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