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偶成呈杜子长显之兼简仲美刘丈》
《秋日偶成呈杜子长显之兼简仲美刘丈》全文
宋 / 王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丈夫不合自穷愁,藜藿先须天下忧。

君不唐虞皆我罪,民推沟壑更谁尤。

须将兼济为吾事,若只诚身亦我羞。

满纸古人皆有道,如其所学愿轲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ūǒuchéngchéngchángxiǎnzhījiānjiǎnzhòngměiliúzhàng
sòng / wánglìng

zhàngqióngchóudiàoxiāntiānxiàyōu

jūntángjiēzuìmíntuīgōugèngshuíyóu

jiāngjiānwèishìruòzhīchéngshēnxiū

mǎnzhǐrénjiēyǒudàosuǒxuéyuànqiū

翻译
男子汉不应只为自己的困苦忧虑,首先应关心天下的饥寒。
如果国家未能达到唐虞盛世,那都是我的过错,百姓流离失所,我又该责备谁呢?
我应当以帮助大众为己任,如果只顾修身而不关心世事,我会感到羞愧。
满篇古人的智慧都值得学习,我希望自己能像他们一样,追求孔丘之道。
注释
不合:不应该,不应仅仅。
藜藿:粗劣的食物,代指贫困生活。
唐虞:古代理想盛世,唐尧与虞舜时期。
兼济:同时救济众人,泛指对社会的广泛关怀。
诚身:修养身心,专注于个人道德提升。
轲邱:即孔子,此处指儒家的道德典范。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令所作,表达了诗人深厚的忧国忧民之情和个人对社会责任的强烈感受。首句"丈夫不合自穷愁"展现了诗人面对国家大事无法施展抱负而感到的无奈与悲哀。紧接着"藜藿先须天下忧"则表明诗人更关心的是民间疾苦,表现出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操。

第三句"君不唐虞皆我罪"中,诗人将国事视作个人责任,体现了其深厚的忠诚与担当。随后的"民推沟壑更谁尤"则描绘了一幅民生疾苦、社会动荡的画面,反映出当时社会问题的严峻性。

中间两句"须将兼济为吾事,若只诚身亦我羞"表达了诗人对自身修养与行为的高标准,以及对于个人品德和社会实践的重视。

最后四句"满纸古人皆有道,如其所学愿轲邱"则是诗人对于前贤遗教的尊崇和学习之心,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希望能够像古代圣贤那样,为后世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深刻,情感真挚而豁达,是一篇充满了时代责任与个人理想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令

王令
朝代:宋   生辰:1032~1059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猜你喜欢

万竹轩·其四

八十诗翁想出尘,此君长与驻青春。

金华琐碎閒垂地,安用侯封况渭滨。

(0)

怀古堂有感·其三

山河来处禹分州,几代灵光孕俊游。

推作汉王犹未足,更将功业看诸刘。

(0)

延平阁閒望·其七

不顾溪山已几年,再营华构慰人瞻。

欲寻好景归诗思,更候朝曦与夜蟾。

(0)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其四

片片榆飘荚,累累蚌剖胎。

遽将天晓报,频把岁华催。

(0)

五祖长老惠竹簟

六月如蒸火方老,三伏炎炎挠清抱。

閒中雨汗林末悄,忽得禅师祖山耗。

笛材未许龙凤吟,却织双纹惬高卧。

卷送西来尤是时,乃似乌薪雪天到。

长须为我扫幽榻,数尺涟漪细风过。

谩入祖山何所闻,但觉雷声肃慵堕。

欲酬此意知未能,且学文公赠相好。

(0)

句·其十九

秦庭繁杏两株开。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