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之雪兮发毛衰白,大壑之秋兮眼棱寒碧。
水云肝胆兮佛世之灯,丛林事业兮祖宗之脉。
龙梭锦机,金刀玉尺。
诸尘三昧兮还我自由,二仪万像兮与宅平出。
远山之雪兮发毛衰白,大壑之秋兮眼棱寒碧。
水云肝胆兮佛世之灯,丛林事业兮祖宗之脉。
龙梭锦机,金刀玉尺。
诸尘三昧兮还我自由,二仪万像兮与宅平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禅意的画面。"远山之雪兮发毛衰白",以雪山比喻禅师的智慧和岁月的沉淀,白发象征着他的修行历程。"大壑之秋兮眼棱寒碧",则以秋天的深潭形容禅师洞察世事的锐利眼神,寒碧映照出内心的清明。
"水云肝胆兮佛世之灯",将禅师比作照亮世间迷途的明灯,他的信仰如同江河湖海般广大无边。"丛林事业兮祖宗之脉",强调禅宗传承的重要性,他延续了祖辈的教诲与精神。
"龙梭锦机,金刀玉尺",运用织布的意象,象征禅师在修行中编织生命的经纬,金刀玉尺则代表他对佛法的严谨与精进。"诸尘三昧兮还我自由",表达了对世俗烦恼的超脱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
最后两句"二仪万像兮与宅平出",将宇宙万物与禅师的心境相提并论,意味着他达到了与天地同化的境地,他的存在与世界和谐共存。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赞美禅师修行境界的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禅宗的哲理韵味。
客行秋山初,遥向丛林驻。
群峰一雨凉,殿角归云度。
周览惬余游,庶与道者遇。
诸象吐毫光,林籁生巾履。
老僧持贝多,字字声缘悟。
松门太湖开,万顷晴波注。
凫翳点烟青,世界恒沙聚。
何为般若舟,念此招提路。
空岩涤禅心,幽坂杂花布。
言归迷下方,斜晖挂祇树。
山僧静修地,僻在南山岑。
细餐伊蒲塞,洗钵寒涧浔。
藏经一万卷,闻见皆忘心。
时扫石龛卧,袈裟挂藤阴。
嗟余慕方外,虑为尘俗侵。
秋风生虚壑,落日钟磬深。
花散灵岩雨,僧唱梵天音。
何当参慧业,顷刻消烦襟。
从来支公辈,元度得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