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才或避古人锋,真脉相传便继踪。
太仆文章宗伯字,正如得髓自南宗。
雄才或避古人锋,真脉相传便继踪。
太仆文章宗伯字,正如得髓自南宗。
此诗《论书绝句(其三)》由清代诗人姚鼐所作,虽未直接提及“原文如下”或“全诗如下”,但通过鉴赏,我们可以理解其内涵与艺术价值。
姚鼐在诗中探讨了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首句“雄才或避古人锋”,以“雄才”比喻具有卓越才华的书法家,暗示他们可能会因为对前人作品的敬畏而有所保留,不敢轻易超越。然而,“真脉相传便继踪”则表明真正的艺术传承并非拘泥于模仿,而是要找到自己的道路,继承并发展前人的精髓。
接着,“太仆文章宗伯字”,这里“太仆”和“宗伯”都是古代官职的名称,此处借指书法艺术的宗师。姚鼐在此强调,真正的书法大师不仅在技艺上有所建树,更在于能够把握书法艺术的核心精神,即“得髓自南宗”。这里的“髓”比喻书法艺术的精髓,“南宗”可能是指书法艺术中的某一派别或风格,强调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要有自己的理解和创新。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表达了对书法艺术传承与创新的深刻思考。姚鼐认为,真正的艺术创作既要尊重传统,又要勇于探索和创新,这样才能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进,留下属于自己的独特印记。
龙作春潭雨,潭深雨自灵。
细迷江草绿,遥带海云腥。
稍集波惊沸,终为水共渟。
野阴连涧壑,芳忆湿兰苓。
润岂遗枯涸,来应堕杳冥。
战旌愁屡湿,鸣鬣振初停。
鹤羽飞疑堕,鲛人室罢扃。
蓬开看浩渺,缨濯想清泠。
暝忆当窗见,宵宜到枕听。
漏天难比蜀,浊浪肯同泾。
旅泊家应断,山居梦转醒。
未胜岑绝地,幽涕晚俱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