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气何辉辉,御史乘骢来。
雷雨维有解,赦宥乃得施。
御史未受牍,蒙气郁不开。
御史受牍竟,星月朗不亏。
凛凛柏台霜,百卉皆避之。
何意三秀草,韡韡吐葳蕤。
亭亭如车盖,皎皎涅不缁。
又似三素云,剪为仙人緌。
商山一何卑,祗用以疗饥。
句漏何狡狯,百种神且奇。
御史承德意,君王霈大慈。
上等尧除荚,下恊舜龄期。
斗气何辉辉,御史乘骢来。
雷雨维有解,赦宥乃得施。
御史未受牍,蒙气郁不开。
御史受牍竟,星月朗不亏。
凛凛柏台霜,百卉皆避之。
何意三秀草,韡韡吐葳蕤。
亭亭如车盖,皎皎涅不缁。
又似三素云,剪为仙人緌。
商山一何卑,祗用以疗饥。
句漏何狡狯,百种神且奇。
御史承德意,君王霈大慈。
上等尧除荚,下恊舜龄期。
这首诗描绘了御史巡视地方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御史的公正与权威。开篇“斗气何辉辉,御史乘骢来”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御史威严的形象,仿佛其气势如同斗室般明亮,乘着骏马而来。接着,“雷雨维有解,赦宥乃得施”,形象地表达了御史在雷雨般的严峻形势下,只有公正的判决才能带来解脱和宽恕。
“御史未受牍,蒙气郁不开;御史受牍竟,星月朗不亏。”这两句对比鲜明,前句描述了御史未审案时,周围气氛压抑,犹如乌云密布;后句则表现了御史审案完毕,正义之光照亮夜空,如同星月朗照,寓意着公正与光明的到来。
“凛凛柏台霜,百卉皆避之。”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御史比作严冬中的霜,象征其正直刚毅,连百花都为之避让,进一步强调了御史的权威和影响力。
“何意三秀草,韡韡吐葳蕤。”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将御史比作生长在山间的三秀草,即使在恶劣环境中也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象征御史即便面对困难,也能坚持正义,展现出非凡的生命力。
“亭亭如车盖,皎皎涅不缁。”御史的形象再次被比喻成高高的车盖,无论外界如何污浊,他都能保持清白,彰显出其高尚的品质。
“又似三素云,剪为仙人緌。”最后,诗人将御史比作洁白的云朵,如同仙人所戴的帽子,进一步赞美了御史的纯洁与超凡脱俗。
整首诗通过对御史形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公正无私、刚正不阿的品格,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追求。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仿佛曾游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丰。
吏民惊怪坐何事,父老相携迎此翁。
苏武岂知还漠北,管宁自欲老辽东。
岭南万户皆春色,会有幽人客寓公。
众峰来自天目山,势若骏马奔平川。
中途勒破千里足,金鞭玉镫相回旋。
人言山住水亦住,下有万古蛟龙渊。
道人天眼识王气,结茅宴坐荒山巅。
精诚贯山石为裂,天女下试颜如莲。
寒窗暖足来朴朔,夜钵咒水降蜿蜒。
雪眉老人朝叩门,愿为弟子长参禅。
尔来废兴三百载,奔走吴会输金钱。
飞楼涌殿压山破,朝钟暮鼓惊龙眠。
晴空仰见浮海蜃,落日下数投林鸢。
有生共处覆载内,扰扰膏火同烹煎。
近来愈觉世路隘,每到宽处差安便。
嗟余老矣百事废,却寻旧学心茫然。
问龙乞水归洗眼,欲看细字销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