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径山》
《游径山》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众峰来自天目山,势若骏马奔平川。

中途勒破千里足,金鞭玉镫相回旋。

人言山住水亦住,下有万古蛟龙渊。

道人天眼识王气,结茅宴坐荒山巅。

精诚贯山石为裂,天女下试颜如莲。

寒窗暖足来朴朔,夜钵咒水降蜿蜒。

雪眉老人朝叩门,愿为弟子长参禅。

尔来废兴三百载,奔走吴会输金钱。

飞楼涌殿压山破,朝钟暮鼓惊龙眠。

晴空仰见浮海蜃,落日下数投林鸢。

有生共处覆载内,扰扰膏火同烹煎。

近来愈觉世路隘,每到宽处差安便。

嗟余老矣百事废,却寻旧学心茫然。

问龙乞水归洗眼,欲看细字销残年。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番雄伟壮观的山势和深邃神秘的自然景象。"众峰来自天目山,势若骏马奔平川"一句,以动态的视角展示了山脉如同奔驰的骏马一般,气势磅磅。"中途勒破千里足,金鞭玉镫相回旋"则描写了山路的曲折和险峻,以及山中可能存在的古老遗迹。

接下来的两句"人言山住水亦住,下有万古蛟龙渊"通过对比山与水的静止不动与流动不息,点出了自然界中物种生存之地的深远和神秘。这里的“蛟龙”象征着山川之灵,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自然世界的敬畏之心。

"道人天眼识王气,结茅宴坐荒山巅"则转向了修行者对宇宙真理的追求和感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大自然合一的精神境界。"精诚贯山石为裂,天女下试颜如莲"则是诗人通过神话传说中的细节,强调了修行者内心世界的坚定和纯洁,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以下几句"寒窗暖足来朴朔,夜钵咒水降蜿蜒。雪眉老人朝叩门,愿为弟子长参禅"表现了诗人对于修行生活的向往和对智慧的追求,以及对高僧的尊敬与学习之心。

随后,诗人通过“尔来废兴三百载,奔走吴会输金钱。飞楼涌殿压山破,朝钟暮鼓惊龙眠”回顾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和物是人非,以及对繁华落尽后的感慨。

"晴空仰见浮海蜃,落日下数投林鸢。有生共处覆载内,扰扰膏火同烹煎"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自由自在,以及对生命共同体的深刻感悟。

最后,“近来愈觉世路隘,毎到宽处差安便。嗟余老矣百事废,却寻旧学心茫然”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无常和对知识与智慧永恒追求的渴望。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沧桑、生命哲思等多个层面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深邃而又超脱的艺术境界。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朝中措·其一登西湖北高峰作

西湖烟尽水溶溶。一笑与谁同。

多谢湖边霜菊,伴人三见秋风。

两高南北,天教看尽,吴越西东。

趁取老来犹健,登临莫放杯空。

(0)

蝶恋花·其一商调柳

爱日轻明新雪后。柳眼星星,渐欲穿窗牖。

不待长亭倾别酒。一枝已入骚人手。

浅浅挼蓝轻蜡透。过尽冰霜,便与春争秀。

强对青铜簪白首。老来风味难依旧。

(0)

玉楼春

歌时宛转饶风措。莺语清圆啼玉树。

断肠归去月三更,薄酒醒来愁万绪。

孤灯翳翳昏如雾。枕上依稀闻笑语。

恶嫌春梦不分明,忘了与伊相见处。

(0)

江南曲四首·其三

孤馆闻啼莺,日暮脂粉薄。

芳醪似泥贱,那得不行乐。

(0)

此景

晚崿残霞断,晴空宿霭收。

绿芜天共远,明月水同流。

落叶填秋望,孤砧答旅愁。

提壶伴诗笔,独醉庾公楼。

(0)

孟子.义利

利出私情害万端,义循天理乐而安。

是非得失分霄壤,相去其初一发间。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