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楼台烟树微,何人玉笛思依依。
黄昏满院梨花雨,帘外春寒燕未归。
十里楼台烟树微,何人玉笛思依依。
黄昏满院梨花雨,帘外春寒燕未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寒时节,庭院内外凄清冷寂的画面。首句“十里楼台烟树微”,以广阔的视角勾勒出远处楼台与烟树交织的朦胧景象,营造出一种悠远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次句“何人玉笛思依依”,巧妙地将听觉元素引入画面,仿佛在静谧的环境中,有一曲悠扬的玉笛声回荡,增添了几分情感的深度和怀旧的气息。第三句“黄昏满院梨花雨”,通过黄昏时分梨花随雨水飘落的情景,不仅渲染了季节的更替,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最后一句“帘外春寒燕未归”,以燕子未归的细节,进一步强化了春天的寒冷与孤独感,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或逝去事物的思念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春寒时节特有的感慨与思考。
连宵噩梦讶纷萦。盼南天、一雁长征。
当暗风送雨秋窗冷,乡信到、陡地心惊。
那堪闻、驭鸾仙去,竟忙旋玉京。
底事遽婴奇疾,欲问苍冥。伤情。
花南燕北,记当年、听惯吟声。
画师六法,书圣三昧,指授分明。
到此时、遗编再展,只有脂墨如生。
空肠断,遥望慈云,热泪如倾。
极目滔滔也,怒浪拍长天。
扁舟直破重溟,身世共茫然。
腾起龙宫光怪,现出蜃楼变幻,日月浴双丸。
回首大江渡,更觉姿奇观。兰闺里,盈盈女,怯惊湍。
问谁似我帆底,巨浸纳胸宽。
但愿高堂百岁,安稳风波宦海,常此住来便。
瀛岛倘能至,还欲访真仙。